正文 第40章 從“種子”到“果實”的人才培養法則(3)(1 / 2)

此外,麥肯錫人並不看重職位帶來的權力,誰工作做得好,誰就掌握著話語權。因此,隻要努力完成工作,就有升職的機會。這讓每一位麥肯錫人心懷這樣的信念:隻要努力提升自己,加強專業素養,盡力做到出色,就會得到尊重和認可;反之,倘若沒有足夠的危機意識,以消極態度應付工作,那麼必然會落到別人後麵,被淘汰掉。

強烈的危機感和催動力鞭策著麥肯錫人不斷提升自我。商界奇才郭士納就曾經在麥肯錫公司曆經磨煉,培養出罕見的商業才能。他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以及發展自己、提升自己的信心和決心,在麥肯錫創造出了從未有過的奇跡:28歲成為麥肯錫最年輕的合夥人,33歲成為麥肯錫最年輕的總監。郭士納認為,在麥肯錫,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隻要你的表現足夠出色,能力足夠強,充滿熱情,永不懈怠,你就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職業上和個人能力上的全麵發展。

當然,你必須明白,在麥肯錫這種人才濟濟的地方,渴望升職的人不隻你一個,每個人都是如此,競爭極其激烈。你隻有時刻保持工作熱情,時刻發揮工作能力,才能繼續抗衡下去。

每一年,麥肯錫的人員流動率高達25%~30%,比其他企業都要高,但麥肯錫公司認為這是非常合理的,這也是“不晉則退”帶來的結果。由此可見,位於晉升最高層的公司董事,必定是從嚴格的篩選中脫穎而出的最優秀的人才。

“不晉則退”法則將麥肯錫人的內在潛能發揮到了極致。在競爭和壓力之下,他們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這一法則的優勢是有目共睹的,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都開始認可並且應用這一法則。

摩托羅拉公司的每一位員工都佩戴有一張IDE卡,上麵寫著6個簡單的問題:

你的工作是否對本公司的成功有意義?

你是否了解你的工作,並且能夠勝任你的職位?

你的培訓是否已經得到確定和適當的安排,以不斷提高你的工作能力?

你是否了解你的職業前途,並且它切實可行,令你鼓舞,而且正在付諸行動?

過去的一個月中,你是否得到了中肯的意見反饋,以幫助你改進工作績效或促使你實現職業前途?

你的個人情況,如性別、文化背景等是否得到了正確的對待而不影響你的成功?

摩托羅拉的員工每個季度都要向自己和公司問這6個問題。其實,這種IDE問話就是一種季度考核,它不僅麵向自己,也麵向主管。到了年終的時候,對這6個問題做總結,這包含在績效管理裏麵,如果考核結果不理想,那麼就有可能被公司淘汰。

摩托羅拉公司在人力資源管理和開發領域始終是業內標杆。不斷開發員工的潛能,讓每一位優秀員工都能充分發揮才幹,促使公司保持優秀的業績並且成長壯大。而淘汰比較差的員工,也有利於保護優秀的員工。

通用電氣公司則采取“末位淘汰”製度,對每一位員工進行專業培養,然後通過考核或選拔,淘汰排名末位或靠後的員工。通用電氣認為,隻有把不優秀的員工淘汰掉,才能激活整個團隊。該公司每年淘汰10%的員工,留下的員工使得公司成為一個極度高效的有機體。而且,通用電氣認為,“末位淘汰”製度永遠不會取消,它形成了一種“活力曲線”,讓公司能夠長盛不衰。通用電氣總裁韋爾奇說:“活力曲線讓大公司能夠像小公司那樣時刻充滿活力,通用電氣生存到現在也是得益於這個方法。”

各行各業都存在這樣一種現象:當一個組織的工作達到較穩定的狀態時,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往往會降低。這證明了“穩定”並不等於“高效”。很多企業在失敗之前都會暴露出一些內部問題,例如,企業氣氛沉悶,員工缺乏壓力,管理層無所事事,有能力的員工沒有機會發揮才能,他們或是辭去工作,或是虛度光陰,企業逐漸失去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