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振沒有在老宅多逗留,那裏也沒有他留戀的地方,自從母親去世後,那裏早已不是他的家了,沒有了溫暖,沒有了愛,回到那裏隻感覺到心一天天的冷,從18歲搬出來開始他就很少回去,每次回去也是吵架或者辦事。他很不明白,那個弟弟隻比他小了幾歲,也就是說他父親婚內出軌,可是他為什麼可以在母親去世後,堂而皇之的把她帶進家門呢?難道從來沒有顧忌他這個兒子嗎?
還是說母親知道這件事情所以才和他說的那些話呢?雖然父親的解釋是她是他的初戀一時喝醉酒釀成的錯誤,這些話說出去誰會相信呢?一切都變了,變得不在是原來的樣子。他有時不想去深究,怕追究下去更受傷
黑,漸漸布滿天空,無數的星掙破夜幕探出來,夜的潮氣在空氣中漫漫地浸潤,擴散出一種感傷的氛圍。仰望天空,求摸的星空格外澄淨,悠遠的星閃耀著,像細碎的淚花……韓振倚在夜大校外的樹旁,等待這蘇梅放學,雖然她沒有給過他好臉色,也沒有認真的和他說過一句話,但是他就是能感到溫暖,像那日她用毛巾給他降溫一樣。
“好帥啊!”夜大出來的女生不時的看向韓振,在她們眼裏,他就像電影明星一樣存在,但是臉上的冷漠疏離,又讓她們不敢接近。
蘇梅走出來,看到了韓振,她沒有說話,她知道他又來接她了,接連半個月,隻要她放學就能看到他,她沒有回去問真姐為什麼不接她,也沒有打聽什麼?更沒有和他說一句話,隻是默默的再前麵走,到了巷口他自然會打開燈給她照亮。或許說走到巷口她已經沒有那麼緊張感了,她知道後麵有個人一直跟著他,幫他,這讓她很安心,可是她不敢接近他,從心理的抵觸。
自從發生三年前的事情後,她對男人害怕抵觸,但是隻要不去接觸她,她不會那麼害怕,那麼恐懼,可是為什麼見到他,心理會害怕呢,她不敢去看他的眼神,不敢和他說話,感覺那麼熟悉又那麼陌生?她問過自己好多次,為什麼排斥他,可是原因她找不到。
就像是他們本身就是兩條並行的鐵軌,就不應該有交集的時候。
韓振一點點的拉進彼此走的距離,從最初的幾十米到幾米,這半個多月他曾試著和她說話,但是沒有得到一句回答?但是他不放棄,堅持一直說著,或是講故事,或是講生活的道理,或是說一些無關緊要的笑話,他很明白蘇梅在聽,雖然不回答他,但是她在認真的聽,這樣他已經很知足了,讓她能感覺到他的存在,知道他就在她的身邊保護她,關心她,愛著她!
“蘇梅,我知道你每次都在聽我說的話,我母親曾經告訴我,生命的願望和生活的絕望是無關的,無論生活多麼絕望,也無損生命的願望;願望永在,超越一切苦難之上生命是有限的,隻要我們不忘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我們就一定能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人生。人生之路是本就是由失望和希望串起來的一條項鏈,當你充滿希望時,要想到前麵也許就有失望在等待著你;當你遭到挫折對前程或人生失望時,要想到失望之後就是希望。隻有樂觀地麵對失望,希望之火才會為你點燃。蘇梅你懂嗎?”每天這樣的話語,韓振重複了一遍又一遍,每次像講課文一樣,一遍又一遍的講,他不知道這樣做對她有沒有什麼效果,可是哪怕是一點點的希望他就不會去放棄的。
暗巷中每次都聽到他講人生的哲學,人生的道理,她很明白他說的意思,可是當人絕望的時候,真的那麼容易走出來嗎?她的人生還有希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