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卷 第八十九章(副)(2 / 2)

“唉!”

梵清惠歎了一聲,又道:“此事若成,清惠願還俗常伴宋兄左右。”

宋缺聽到這話,身體輕微地震了震,顯示他此時心緒不寧,可很快又被宋缺壓下去了,他仰頭歎道:“如果是當年,清惠叛出靜齋從我,也就不會有今日。可有了今日,又何必再想當年?”

梵清惠默然立在堂外,久久不語,她釣的這隻大凱子……溜了!

………………

蘇啟並不知道梵清惠和宋缺間的對話,但他能猜得出,梵清惠必然會去宋閥,因為這場局其實對雙方而言,都是陽謀!

表麵上看似蘇啟是主動去宋家山城拜訪,將自己置身在危險中,可實際上,這是蘇啟根據當前的形勢,所做出的決策。

因為梵清惠以防止人教與宋閥結盟為目的,串聯起各方勢力,明擺著要針對人教。

即使蘇啟不出,他們依舊會對人教下手,或許是刺殺其他人教高層,或許是破壞人教的工廠作坊,這對人教造成的破壞將會很大!

便是蘇啟能守得一城之地,難道還能把六郡之地全守下來?

當然,人教也可以同樣的方式反擊。

刺殺、破壞其他勢力,可人教跟這些爛貨不同啊,人教如果是一件瓷器,那麼這些勢力就是一堆陶器,人家還巴不得你跟他玩互相刺殺、破壞呢,要是玩到大家一起光屁股光腳,豈不更好?

互相比爛,是要不得的!

人教現在是穿鞋的,而這幫人是群光腳的。

梵清惠眼光老道,一眼就看穿了人教的弱點,逼得蘇啟不得不出來。

除非蘇啟是孤家寡人一個,或毫不在意人教會怎麼樣,可來這世界將近十年,蘇啟有了自己的學生、朋友,還有蘇伊、蘇珥幾個娃,跟他們總歸是有感情的!

而且人教要維持住一個圈子裏的規則,才能把田給繼續種下去,這個規則便是不得無故派高手破壞對方生產發展、任意刺殺對方勢力的中高層!

這其實本身就是各勢力共同默認的規則,因為如果大家都互相大規模暗殺來暗殺去,還怎麼玩?

今你派高手燒我幾間屋,明我派高手燒你幾畝地,這般來來去去,都燒成了破爛,還爭個錘子的下。

梵清惠現在此舉,實際已踐踏了這個規則,但誰讓人家是慈航靜齋、白道領袖呢,梵清惠能這麼幹,人教卻不能。

在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人教不能把這個圈子砸爛,反而要盡可能將之維持住,以在圈子被徹底破壞前獲得更多的發展時間,人教是瓷器,不好跟陶器比爛,但等把自己變成了金剛石,就不怕了。

所以梵清惠所設的局也是個陽謀,蘇啟隻能入局!

蘇啟被迫入局,自然很不爽,他索性為梵清惠這陽謀之局添了些料,讓其也成了自己的陽謀,反逼梵清惠所串聯的勢力不得不入局,好主動把握些先機,局中之局,且看誰手段更高,鹿死誰手?

可會出現這問題的最根本原因,還是人教缺人,高手不多!

若有幾十、幾百名老石這樣的高手,還怕別人玩這種手段?

人教占領下江都郡之後,不再繼續擴張,反而潛水發展,也是這個原因。

製約人教擴張的,從不是外部敵人多強,而是自身發展不夠。

蘇啟坐在馬車中,心裏暗歎道:“還是人不夠啊!希望這一戰,能打出至少三年的發展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