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同誌是沙林本地人,以前是沙林副縣長,後來去了縣政協,去年換屆時轉到縣政府。劉漢同誌當年為什麼去縣政協工作,市長、郭市長、陸書記都清楚,讓一個履曆有誤點的幹部來主持縣政府工作,有些不妥吧?
袁凱同誌到市紀委工作前,是青雲縣副縣長分管農業工作。擔任青雲副縣長期間,是他帶領青雲縣幾十萬農民開墾荒地,大力發展綠色產業,讓許多老百姓發了財,摘掉了貧窮的帽子。到市紀委工作後,辦了不少案子,比如前年的“四·二八”白水縣政府主要領導貪汙、受賄腐敗案、去年的“九·一五”沙林縣住建局受賄腐敗案等等。
總的來說,這位同誌思想政治過硬,工作能力突出。寧川縣又是農業大縣,我認為讓袁凱同誌去主持寧川縣政府工作是恰當的、合適的。”
鄭慶紅的話剛說完,常務副市長郭明傑就道:“我反對!”常委們的目光一下轉到了他身上,鄭慶紅皺了皺眉。郭明傑道:“組織部推薦的同誌都不錯,但我不同意鄭書記對劉漢同誌的評價,劉漢同誌當年因何從副縣長任上調到縣政協工作,在座的同誌大多不清楚,原因很簡單,我來說說。
事情的起因是劉漢同誌的兒媳,時任縣扶貧辦副主任的李秀珍涉嫌挪用扶貧資金給她弟弟去開辦礦場,但在紀委調查前李秀珍已把資金全部歸還,根本構不成貪汙挪用公款的罪名。之所以被調查是因為她弟弟跟合夥人發生了矛盾,公安部門調查後,紀委才介入。
實事求是的說,挪用扶貧資金完全是李秀英的責任,劉漢同誌根本不知情。之所以被調去縣政協,是市紀委認為他有對親屬子女及身邊工作人員管教不嚴的責任。
四五年了,無論是在縣政協、還是縣政府該同誌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對待工作兢兢業業,務求實效,其表現獲得了原市委李書記的肯定。我黨的一項重要政策是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現在鄭書記把這事翻出來,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難道要把一位對黨忠誠、兢兢業業工作的同誌一棍子打死?
在座的同誌有的去過沙林縣調研,沙林縣去年剛興起的沙林特色一日遊、農家樂和村村通公路建設不僅為農民增加了收入,解決了就業問題,同時還帶動了其他產業的發展。這是劉漢同誌在縣委縣政府領導下搞起來的,我認為像這樣優秀的同誌就應該把他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去。”
鄭慶紅嘴唇動了動,要反駁郭明傑的話,鍾書記輕咳了下,皺了皺眉,他可不想每次常委會都變成火藥味十足的戰場。看向許文東道:“寧川縣的情況,許文東同誌最有發言權,許市長說兩句吧。”雖是人生中首次在市委常委會上發言,但聽了鄭書記和郭市長的發言,現在許文東已沒有半點激動的心情。
沉吟了下道:“同誌們,選拔領導幹部的標準是什麼?《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寫得明明白白,大家也看過。在這裏我想要說的是總設計師視察南方時曾提出‘三個有利於’來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斷標準。
我覺得選拔任用領導幹部也可按照這‘三個有利於’來衡量,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袁凱、劉漢兩位同誌沒有能力發展寧川縣的生產力、增強寧川縣的綜合力、提高寧川的人民生活水平,而是寧川縣目前正處在發展的重要時期,這時候我們為寧川人民選拔領導幹部就要特別慎重。
寧川人民需要的是一位真正了解寧川經濟發展情況的領導幹部,到政府工作後,協助卓越同誌做成了很多事情,比如香港佳泰集團上周到寧川考察投資建分廠的事,就是他們努力招商的結果。正是他們的努力工作,現在還有兩三家海外集團有意願到寧川考察投資建廠,‘臨陣換將乃兵家大忌’這道理用到選拔任用領導幹部同樣適用。
王華華同誌曆任寧川縣委辦主任、縣委組織部長、人民政府常務副縣長,說到對寧川的了解,另外兩位同誌肯定沒他深刻,這是顯而易見的。所以我認為由王華華同誌來主持縣政府工作才能更好的保持寧川工作的連續性,促進寧川又好又快發展,是符合實際、富有遠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