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摩訶池(1 / 2)

驟雨初歇,陰霾天空。寬廣浩蕩的摩訶池雨後騰起陣陣水霧,如蒙紗少女般,添了幾分神秘。難怪詩人們不吝嗇用華美的詩句讚美它。陸遊曾經多次遊玩摩訶池,流連忘返的他發出“一過一銷魂”的感歎。五百畝摩訶池令人向往,著迷,更給古老的成都添了許多浪漫的氣息。或許,隻有“淡妝濃抹總相宜”的杭州西湖能與之比肩。

紛至遝來的遊人們,手中多有油傘和鬥笠,顯然並未因天陰而減少遊玩的興致。詩人騷客駐足吟風弄月在這裏很常見,無論官紳,貴族,三教九流都會在摩訶池邊留下或匆忙或悠閑的足跡。

美好的東西總是短暫的,這幅近乎完美的“萬民遊池圖”被兩個少年給破壞了。此二人年齡十七八歲模樣,一人身材瘦弱,動作輕盈,四處張望,麵上總是帶著微笑,此人姓李,名義府,瀛洲饒陽(今河北饒陽縣)人,因隋末戰亂,舉家遷居至永泰(今四川鹽亭)。另外一人身材高大,濃眉大眼,闊鼻方口,雖麵色不悅,卻不怒自威,頗有幾分英氣,此人姓薑,名小蝦,孤兒。二人均是“文翁石室”的學子,適逢放假,便相約來摩訶池遊玩。

這兩個少年都用手舉著碩大的荷葉,身上的學子青衫早已淋濕,走路模樣也完全不同。李義府步伐輕盈如貓一般,留下一串曲折的泥腳印,薑小蝦步伐沉穩,留下一串筆直的泥腳印。

“啪”李義府將頭上帶水的荷葉往地上一丟,正要哈哈大笑,見薑小蝦還呆滯楞著,十分不滿,奪過薑小蝦手中荷葉,往地上一丟,又發出“啪”的聲音。李義府這才雙手叉腰哈哈笑:“摩訶池,果然名不虛傳,小蝦快看,那邊幾個小娘如仙女下凡,如花似玉!”

薑小蝦聽到這句話,翻了翻白眼,往旁邊挪了幾步,眼睛死死的盯著摩訶池,一副我不認識此人,我深惡與此人為伍的表情。誇人家小娘漂亮,雖有些唐突,但也無妨,女子愛美,況且隋唐兩朝民風開放,自信。但問題是,李義府是很浮誇的叉腰大笑,並且向文人士子的方向露出狂傲的表情。

李義府的“瘋言瘋語”頓時惹怒了周圍的詩人騷客,“有辱斯文”“此人如此孟浪”文人們的譏諷之聲不絕於耳。李義府麵上依舊帶著笑容,時不時點撥文人中措辭不當和引經據典失誤的地方。自古文人相輕,李義府的舉動可算是得罪了在場所有文人,你嘴上毛都沒長牢,憑什麼指點我?你穿著學子服,學問沒成就想當先生?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一場唇槍舌戰已經開始,李義府麵無懼色,從容麵對,頗有幾分諸葛亮舌戰群儒的架勢。薑小蝦向李義府擠了擠眼,大聲疾呼:“內急,讓一讓,謝謝!”麻利的從人群中鑽出。回頭看了看湧動的人群,薑小蝦豎出了大拇指,苦笑著搖了搖頭,李義府,你牛!

遠離了喧囂的人群,遠離了大肆賣弄學問,以折磨文人為樂的李義府,薑小蝦駐足在一處僻靜的水榭裏,遠眺,思緒萬千。悔呀!自己就不該偷偷把誌願改成曆史係,也不該和父母為此爭吵,也就不會摔門而出時被飛奔的大卡車撞飛,來到這個鬼地方,什麼唐朝,什麼武德八年,什麼李義府,我隻想回家。想到痛處,薑小蝦趴在水榭欄杆上,望著水中略有幾分像自己但又年輕幾歲的古人倒影,大吼到:“你誰啊!怪物!”眼淚不要錢的落在水麵,把倒影打個破碎。

倒影破碎了又複原,直到眼淚停住。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薑小蝦心情也好了很多,數日來的壓抑一掃而空。其實這幾日在李義府的勸解下,薑小蝦早已解開心結,這次的痛哭是為了向過去說再見。薑小蝦心中暗暗發誓:定要在這唐朝活個精彩。

心情恢複,薑小蝦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樓,何止如此?薑小蝦揉了揉眼睛,以為自己看錯了,水榭的一側還能看見李義府和人群,另一側卻是霧裏畫。池水被霧籠罩,看不清楚哪裏是湖邊,哪裏是天際,路隱約可見,人亦若隱若現,分不清是在夢裏,還是畫裏。

過了好一會,薑小蝦從這美景中回過神來,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五百裏滇池奔來眼底……”薑小蝦情不自禁的背誦起孫髯翁的《大觀樓長聯》,越背誦越投入,仿佛要與這如畫美景成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