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秀聽王力講的入迷,插口道:“就算畫像上真的是妲己,那和我們被困又有什麼聯係呢?”
王力笑著輕輕擺手道:“你聽我慢慢說,現在隻是推測,希望大家集思廣益,我想說的是,一個女人真的有毀滅一個王朝的力量嗎?尤其是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答案是當然沒有,因為妲己這個女人是隨著《封神榜》的流傳而為人所熟知的。《封神榜》上說她豔如桃李,妖媚動人,是千年狐狸精幻化成人,蠱惑紂王荒淫誤國。周人滅商後,欲殺此妖姬,因被其美色所眩迷,舉刀手軟而不忍下手,最後在周武王的正氣威迫下,終於現出原形,而被薑子牙擒住斬首了。
此外根據正史的記載,是紂王征伐有蘇部落(今河南溫縣),俘獲到美豔的妲己為妾,紂王非常寵愛她,為她作酒池肉林,天天與她酣飲作樂,更設炮烙之刑,使人□□相逐,妲己於是大樂。到武王代紂,斬妲己頭,懸在小白旗上示眾
以上的種種記載及傳說,久已家喻戶曉,深植人心,一直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考古學家在河南省安陽縣小屯村,挖掘出土許多殷商時期的遺物,其中的玉器,銅器,尤其是龜甲與獸骨上所刻的大量文字與“卜辭”,使得我們對周代以前曆史狀況的認識,遠較孔子、司馬遷當時所能接觸的資料為多時,才對妲己和紂王的真實麵貌,有了接近事實的評估。
首先,“紂王”並不是正式的帝號,是後人硬加在他頭上的惡諡,意思是“殘又損善”。再莫名其妙的人,也不會如此不堪地往自己的臉上抹灰吧!他正確的名稱應該是商代的第三十二位國王子辛,也叫“帝辛”。其次,帝辛暮年熱衷於聲色之娛與酒食之樂是事實,虐殺比幹也有確切的記載,然而砍掉赤腳在冰上行走的人的腳,以及剖開孕婦的肚皮就有些難以令人置信了,特別是“唯婦人之言是聽“這一條罪狀,根本不切實際,因為商人頗重迷信,任何重大舉措,都要求神問卜來決定吉凶休咎,在出土的甲骨文中是有確切記載的,妲己能夠影響的力量,實在微乎其微。
再說帝辛性情剛猛,好自用,不喜聽人擺布,妲己隻能算是他晚年生活的伴侶,談不上言聽計從,幹涉到商朝的政治策略;倘若妲己在被帝辛寵幸的那些年月之中,具有政治權力,何以有蘇氏的一族人,始終就沒有能夠得勢呢?妲己的惡名是周人宣傳的結果
周文王和周武王立誓要滅掉商朝,是基於政治發展與私人仇恨所產生的態度,醜化妲己隻是一種政治手段。商朝的滅亡是因為大力經營東南,重心已經轉往長江下遊地區,使得中原一帶空虛,周人才得以乘機蹈隙,硬是把商朝的亡國,推到一個女人身上,就常識的觀點看,也是很難使人苟同的。頂多隻是蘇妲己入宮以後,由於爭寵而與其他的妃嬪引起紛爭,那些失寵的妃子各有氏族背景,因而加深了紂王與諸侯小國之間的衝突而已;如果硬要說蘇妲己是亡國的禍水,未免太高估了她啊!妲己之所以留下如此惡名,是因為周人懷恨紂王而宣傳的。理由是:據現有的甲骨文獻中,未有記載妲己惡行的篇章,隻有紂王惡行的記錄。所以妲己隻是紂王晚年的伴侶,並無任何惡行。
現在我要說的重點就是,妲己在當時到底死了沒有,實際還是一個謎。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村莊,有可能就是蘇氏部落的後裔。”
秀秀用崇拜的目光看著王力驚歎道:“你的曆史知識好淵博噢。”
劉詹斌則撇撇嘴道:“淵博有個屁用,說來說去,也沒有說出什麼重點來,更不知道我們如何逃出去。”
肖建輕聲哼一下,回擊道:“能有猜測才能希望,我看王警官的話有很大的研究價值,假如這裏真的是蘇氏部落的話,那麼那些奇怪的畫和我們所遭遇的奇怪的事也就不難解釋了,隻要認清了事實的本質,我們才有機會活著離開這裏,總比每天哭著祈禱餓狼不要來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