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評比(一)(2 / 2)

李菁走上前,果然看到打烊一天的公告,皺著眉頭說道:“睿睿,叔叔家今天不營業,怎麼辦?”

“那……那我們隻有明天再來了。”三歲多的孩子,用小大人一般的口吻說著,一臉的失望。

單親家庭的孩子,透著一臉的早熟。

範勇跟著一行攝製工作組來到“天鮮閣”酒家。

這間酒店是三星級標準,價格適中,口味地道,材料十足,基本上每天都爆滿。這也是節目組選他的一個原因。

能得到大眾肯定的酒店,就是好酒店。

老板是地道的東北人,廚藝是祖傳下來的。雖然現在酒店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大廚也請了幾個,但像“小雞燉蘑菇”這種最地道的東北菜,老板仍然親自動手。

前些天就錄製過一些過程,東北老板親自上老家包的養雞場,半個山頭全是土雞,堅持不喂飼料,每天保證土雞的活動量,空氣通風這些自不必說。

這明顯比那些一平方米喂十幾隻雞的環境要好太多!

土雞除了在山林間可以吃到蟲子外,那些野草野菜葉子也保證了土雞攝入夠量的維生素。這也保證了雞肉的營養含量。

野生榛菇也是絕對要選野生的,自然,健康。

除了這些食材必須東北產地外,就連大鐵鍋、土灶台,無一不原汁原味的采用傳統的土法子。

你都不能想象,這間地道的東北菜館的後廚,竟然有一個燒著木柴的土灶!

那是多少人的回憶?如今很大一部分年輕人,甚至連見都沒有見過這種土灶,更別說使用了。

十幾斤的大鑄鐵鍋,能最大限度的將土雞的原味給燉出來。

所有原材料都是空運至花城,以節省運輸時間。小雞是一批一批從東北運過來。賣完一批再運一批,顧客點一餐才殺一隻。

這成本量的投入不可謂不大。

這是隻有私家廚房才能做到的標準!

這道“小雞燉蘑菇”是“天鮮閣”酒店的招牌菜,重複來點單的人很多,早就有了一大批忠實的食客。

東北老板是個大個子,對著鏡頭樂嗬嗬的,一幅實誠的樣子。他說每當看著顧客在自家酒店吃飽飯,剔著牙向外走,一幅心滿意足的樣子,就感覺很有成就感。

拍攝的時候,酒店裏同樣也有很多食客,很多人都對這道菜讚不絕口,感歎不在東北,也能吃這麼地道的東北菜。

成品端上來,四位金牌評委先觀其形、色,一番專業客觀的點評後,就是聞、嚐,每個人嚐一小口,閉目感受。

地地道道的東北味,不摻一點雜味兒!

有點私房小廚的意思。

範勇和“藍海”酒店的參賽大廚吳老,也分別試了一點。

吳老是第一次見到範勇。他知道,這位就是徐大力說的那位,輕易就把王耀慶戰敗,將天下大廚都不放在眼裏的那位。

果然很年輕!

以他的年紀,最多夠拿個初級廚師資格證吧?他憑什麼這麼狂妄?

吳老試過之後,沒有開口,他倒是想看著,範勇這個小年輕,會說出些什麼貶損同行的話來。

範勇也是第一次看到吳老,他入行不久,像吳老這種快要隱退了的泰山級別的人物,當然也不認識。

隻覺得這老人家年紀不輕,但雙目都透著精光,似乎一眼能把人看穿似的。

老人家行走說話間,透著一股儒雅之氣,仿佛廚師這一行已經不單是一項技術活,而是一門學說似的。而這位老人家,便是這門學說的掌門人。

這老人是要入道了嗎?

範勇心裏暗暗佩服。

既然老人等著自己先開口,範勇作為後輩,也不好矯情的推辭。

係統已經輸送過幾次理論知識給他,這些基本嚐味觀色的本事隻不過算是皮毛,範勇嚐過以後,說了一句:

“菜很香,我能吃出老板的誠意!他將他所有的心血都放在了這裏麵。”

吳老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