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得不承認,一向淡定的自己,現在有點慌了。
她在怕,怕別人說她為什麼坐上了男人的車,為什麼要被男人送回來。
這是她從來沒有麵對過的情形,一時之間,她有些不知道怎麼麵對。
送安妮回去後,範勇一個人開車往回走。
江州的夜色比起花城來,當然要更繁華一些,卻更讓範勇覺得虛,透著不實在。
他想起馮曉鋼導演說過,等將來成功了,會遇到很多人和事,一定要堅持本心,不忘最初。
在江州的幾天,讓他整個人像在雲端飄著一樣,很不真實。還沒來之前,就已經是鋪天蓋地的廣告,讓他分店未開先火。
等分店開起來,那個限量的營銷手段,更是讓他處在了各條新聞的風口浪尖。不得不說,美食係統的前瞻性和生意理論比自己強多了。
退一步來說,即使他自己也能想出限量營銷的法子,可也不一定敢用啊。若不是係統任務,他敢隨隨便便這樣來一出大的?
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即使現在分店除了佛跳牆仍然每天限量供應五十份外,其它菜品已經正常供應了,但仍然有不少話題是圍著他,和他的美食店。
大學畢業生開天價美食店,營業額爆表,未滿三個月即開分店,創意營銷手段為新店的造勢帶來轟動話題。
這是新的商業模式,還是偶爾可行的營銷方案?諸多經濟學者們展開了思索與討論。各種有關的討論話題在各大網站上隨處可見。
範勇自己都沒有想到,分店會開得這麼順利。
李菁幫他招聘的那些人,能幹程度超出了他的想象,那才是正規化的酒店管理流程,很多細節連他都沒有想到的,別人都給辦得妥妥當當。
腦子裏胡思亂想著,不一會兒就回到了丹桂園,他的新家。
他沒有像突然暴發的人一樣,有了房子車子就四處炫耀,他覺得沒那個必要。這時候就沉不住氣,將來怎麼成為一個真正的世界美食家?
就是話說回來,房子一大,就顯得空曠了一點。
前兩天父母喜孜孜地過來,住了兩天,立即又回去了。說家裏養的豬和狗什麼的,都托的鄰居照管著,不大好意思,要趕緊回去。
範勇勸他們,要不幹脆把家裏的東西都清點一下,能賣的就賣了,不能賣的就帶過來,不要再在家裏幹重活。
但老媽立即反對:“那怎麼行?豬才剛上二百斤,現在賣不是虧錢嗎?地裏也眼看著要收成了,怎麼能這時候賣呢!”
他們勤儉了一輩子,怎麼能麵對這樣的浪費?
範勇無奈,也隻得隨著他們,也隻得重複交待,現在他們的兒子會賺錢了,有能力養他們了,不用再像以前那麼操勞。
老媽卻說:“兒子有本事,我們當然高興,可你也是剛剛才學著做生意,我們不能給你幫忙,但也不能光指望著你啊!你就好好的放開手腳做你的,我們知道怎麼照顧自己,不用你擔心。”
老爸一般話不多,這些事情還是老媽說得多些,老爸隻是在一旁點頭,但眼底的關愛卻是跟老媽一樣多。
他們百般推辭,於是現在偌大的房子裏,大部分的時候都是空著的。
不過現在範勇也忙,沒有那麼多時間發感慨。
過幾天還有華南電視台的節目,這也讓範勇有些緊張。
電視台是直播型的節目,知名的成功人士會跟年輕人講一些成功之道,也給現代年輕人分享一些他們的勵誌故事。
而範勇要準備的,也就是把他開美食店的心路曆程再回憶一下,截取重要的記下來,到時候會在節目中用到。
這倒不費什麼事情,花城的店開業不過三個月,就是這間分店,開業也還不到十天,也沒多少大事情要回憶的。
第二天上午,範勇去了店裏。
專業的服務員依舊打理得井井有條。
新的分店仍然供應三餐,早上很早就要開始賣早餐,沒有夜宵供應。
在這裏與花城的老店不同的是,老店裏三餐的時間很分明,基本上到了九點,早餐時間就過完了,不會再有人光臨。
等到十一點半的時候,才又開始有人過來吃午餐。
這裏不一樣。
不知道是不是新開的原因,這裏從早到晚都有人來,幾乎不斷。
很多人慕名而來,就為了吃那道限量版的佛跳牆。因為每天都隻供應五十份而已。
但佛跳牆供應完後,人們還是會退而求其次,去點其它的菜品。
畢竟樣樣都是美食,隨便選一樣,都不會讓人失望。
範勇正巡視著店裏時,進來了一個人。
就是昨天見過的沈鵬,那個有著獵鷹一樣氣場的同齡人。
他來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