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昭瑤玉峰(1 / 3)

浩土中央的廣闊地界被稱之為神州,一個受神明眷顧的地方,這裏繁華昌盛是四方蠻夷所向往的人間極樂之地。

神州自開化以來,曆經分合。當今坐朝堂的是大原朝的陳家皇帝。當今的天子是大原朝自統一以來的第三任皇帝,即位以來勵精圖治一改前朝積弊。現在正是享國日盛,政通人和。國力蒸蒸日上。使得八方來朝。四方諸國常思慕中華人物,豔羨的不僅僅是中華繁華,更是傾慕那些高來高去的神仙人物。

除了天生的神明,人都是會死的,而且人人都是怕死的。所以不死是每個人積極探索的目標。五千年前有個叫李耳的人,悟了一個天人合一道理,飛升天界,創下了道家一脈,普天下的修道人都尊奉其為祖師,是為道祖。卻說人壽有時,終長生不可期。終日打坐練氣吸天地靈氣納日月精華,也是有好處的。說到長生隻要不飛升就不太可能,雖說修道之人修不來長生,但是修道有成的可活八百歲,可以修的一身大神通。

自大原朝定鼎中原,將神州分為九州,九州之地各有牧守。神州西南之地原是巴蜀兩國,現在被稱之為益州。益州的首府叫做天都城,與北邊的京城永安城、東邊的江南重鎮江洲城、南邊中樞廣陵城並稱當世的四大名城。天都城西南一百餘裏有座昭瑤山,山上有個門派叫臥仙劍派。相傳臥仙劍派的祖師柳齊雲年輕時逍遙任俠,在遊覽昭瑤山時醉臥在堂庭峰酒簾飛瀑前,得仙人入夢點化,習得莫大的神通。

昭瑤山上有六座山峰,主峰堂庭峰、西北的鵲舌峰、正西的祝餘峰、西南的玉鼻峰、正東迷轂峰、東南的鵲翼峰。柳齊雲修道有成之後就在昭瑤山堂庭峰結廬修行百年,隨後就開宗立派,由於他是夢裏遇得仙人所以門派的名字就叫做臥仙劍派。曆經三千多年見慣了風雨,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又加上門派內高手輩出,最終在這浩土世界創下這天下第一宗的蔚然氣象。

昭瑤山地處南方,沒有明顯的四季交替,一年到頭溫暖如春。再加上臥仙派兩千多年的經營,使得昭瑤山宛如人間仙境。堂庭峰更有“九宵仙境”這麼一說。

堂庭峰南坡下一行四人,行色匆匆。連禦物飛行都做不到,看他們的樣子好像遭遇過一場惡戰。他們身上各有幾處傷痕,血跡斑斑,為首那個傷勢較輕手持武器警惕四周,後麵三個看起來比為首那人狼狽,相互攙扶顯然是傷的比較重。看衣著是南海的飛嶼島,飛嶼島在海外,不過最近傳聞南海發生了一件大事,看幾人的反應可以肯定傳聞屬實。

一行人為首的叫劉衛明,他們自海外登陸以來不斷遭遇圍追堵截惡戰了數次,本來八人就剩下他們四人,急趕慢趕總算到了昭瑤山腳下,當他們看到刻有“昭瑤山”三個字的石碑是深深緩了口氣。再行數裏一座高大的牌坊上書“臥仙”二字時已經完全放鬆了下來。為首的劉衛明立身站定對著山門一揖剛想開口。就在這檔口感覺到了氣氛的不對,回頭一看頓時心神劇顫,四把尖刀透過三位師弟的胸膛,三個人當場斃命,三個黑衣人也不說話,抽出刀,甩了甩刀上的血跡。拉開架勢就朝劉衛明當頭殺來。劉衛明顧不得其他,拔劍來擋,那三個黑衣人的功夫極為詭異,看不出出處,出手非常很辣招招奪人性命。劉衛明已經逃亡多天,受傷多處,體力有限。左支右絀難以招架三個黑衣的攻擊,中間拿雙刀的黑衣人找準機會當頭一刀劈下,劉衛明已經沒有了招架之力,看著刀當頭劈來,做不出反應,眼睜睜的等著死亡的臨近,萬般不甘起在心頭。

劉衛明的性命攸關的時刻,門傳來一聲爆喝:“何方宵小之輩敢在昭瑤山上撒野。”話還沒有落音,一支凝形劍芒飛出化作萬千劍氣,宛如潑天的大雨當空灑下,那三個黑衣人避無可避,隻能全力撐起防禦。無奈劍勢太猛,被震得氣血翻湧,三人見事不可為,咬破舌尖吐出一口精血,借著血霧遁逃而去。

劉衛明捂著流血的傷口看見刻有“臥仙”二字的牌坊光華一閃,並肩走出三位青年。為首的那一個青年朗聲說道:“在下臥仙派宋謙,請問這位師兄怎麼稱呼,來我昭瑤山有何和貴幹?”

劉衛明連忙還禮:“在下劉衛明,家師飛嶼島島主肖千河,有要事求見臥仙派劍聖前輩。”

宋謙說道:“不巧,師祖在閉關,現在宗門一切事物有我大師伯主持,我帶你去我大師伯吧。”

劉衛明聽他這麼說覺得自己被怠慢了,飛嶼島在海外也是數得著的大宗,作為島主的弟子在哪都是被奉為上賓,還有自己一行人在人家門口被截殺,心裏自然是不高興的。聽到宋謙的話也不急著答話。

宋謙也不是一般的人物,見到劉衛明的表現心裏跟明鏡似得,作為門派的護法真人錢無雙的真傳弟子,眼界胸襟也不是旁人可以比擬的。再者他們也是在自家門前遇害的心裏有幾分歉意,也就不在意。

他接著說道:“幾位朋友在我們門下出事,還請劉兄見諒。我們一定會給個交代。南海的事我已有耳聞,說來家師常說道當年,在南海遊曆與令師尊結為密友,定不會坐視不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