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官府菜(1 / 1)

每個灶台都是用最先進的衝鋒灶,打火快,上熱快。各個荷台擺放整齊,荷台下的碗櫃,各式各樣的碗碟齊全。要說這豔陽天做餐飲也夠專業的,要不怎麼能挺進中國餐飲連鎖界十強呢!

這裏的廚師打扮都是統一的瘦身白大褂,黑西褲,小皮鞋,一次性紙帽,既簡單又統一正規。

我身上穿的一身,也是剛剛新發給我的,試來試去,還是覺得有點偏大,就先這麼著吧。我在廚房從頭轉到尾,心裏一直是非常羨慕的感覺,又很滿足。能在這樣大的廚房工作真是太令我驕傲了,可昨晚宿舍牆上亂寫亂畫的現象,明顯這幫人不知足呀!

牆上亂寫亂畫的到處都是“I LOVE YOU“,還有對某某領導不滿的發泄和批判。

——****的工資低,不幹了。

——總廚,你個龜兒子,你哥也龜兒子。

真是“深”在福中不知福啊。

“金師傅,咱幹點啥”?

“攢忙,看看誰忙了就幫誰,咱們還沒有立菜牌呢,等立了菜牌,咱們就忙了,過段時間開始備料,這段時間就是熟悉環境”。

“啥時候能立菜牌呀”。

“咱們官府菜比較麻煩,我給王廚說他也聽不懂,所以需要一陣子,說的是這個月十五號,現在料還沒訂上呢,不著急”。

哇!聽到金師傅的話我感到自己整個人都飄起來了,我們這個團隊也都跟著飄起來了,能做“官府菜”真的非常不簡單,石家莊沒有幾家被批準可以做官府菜的飯店。

所謂官府菜主要是以清淡、精致、用料講究聞名,過去北京官府多,府中講求美食,並各有拿手好菜,以招待同僚或比自己職位高的官員。其中比較著名的有“直隸官府菜”。

官府菜又稱官僚士大夫菜,包括一些出自豪門之家的名菜。官府菜在規格上一般不得超過宮廷菜,而又與庶民菜有極大的差別。唐代黃升“日烹鹿肉三斤,自晨煮至日影下門西,則喜日:‘火候足矣’如是者四十年。”貴族官僚之家生活奢侈,資金雄厚,原料豐厚,這是形成官府菜的重要條件之一。

官府菜形成的另一個重要條件是民間廚師與品味家的結合。一道名菜的形成,離不開廚師,也離不開品味家。

官府菜主要分為以下幾種:孔府菜、東坡菜、雲林菜、隨園菜、譚家菜、段家菜。

曆代封建王朝的許多官高祿厚的文武官員,極其講究飲食,不惜重金聘請名廚,創造了許多傳世的烹調技藝和名菜。如東坡肉,據說是北宋文學家蘇軾(號東坡居士)所創製的;宮保雞,相傳為清四川總督丁寶楨(官銜宮保)所喜食而得名。在北京頗有聲譽的譚家菜和康樂南菜館的一些名菜,都是過去的官府菜。譚家菜的名菜有蔡花鴨子、白斬雞、黃悶魚翅、草菇蒸酥、麻蓉包等。康樂南菜館的名菜有麻醬腰花、雞湯魚卷、香菇肉餅、汽鍋雞、桃花泛、過橋麵等。

官府菜起源於昔日深閨大宅中的名廚佳肴,官府、大宅門內,都雇有廚師,吸收全國各地許多風味菜。當年高官巨賈們 “家蓄美廚,競比成風”,因此形成官府菜。官府菜講究用料廣博益壽,製作奇巧精致,味道中庸平和,菜名典雅得趣,筵席名目繁多且用餐環境古樸高貴。說到底就是個“擺排場”。

所以官府菜真的是非同小可,單從名字上聽起來就高貴,給人一種攀高枝兒的感覺,一般的小酒店,小酒樓是沒有資格製作的,單材料就買不起,更談不上什麼烹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