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題外話(2):邢台戰友電話(1 / 2)

昨日中班,今天早班,倒了個緊班。兩天下來,搞得身心憔悴。邦三點鍾下班,到家就呼呼大睡,電腦都沒顧上打開。

準備吃晚飯的功夫接到了來自邢台戰友張亮的電話。

“喂,沈錚,幹嘛呢?”

“在家呢!你呢?”

2008年底我從石家莊通過大學生入伍來到部隊。到部隊以後才發現這批新兵都是來自河北石家莊、山東濰坊和山西呂梁的,邯鄲這邊的就隻有我自己。新兵那會兒很少言談,臨下連隊的功夫,打師裏二團調配過來一個新兵,一米八五的大個兒,虎背熊腰,人長的挺結實。連長看得喜歡,就把他分配的二排進行坦克底盤的修理工作。

一個忙碌的下午,修理工作進行完畢,準備收兵,我倆很巧碰了個對臉,幾句言談之後才發現他是邢台人。我們連隊邢台那邊的同樣隻有他一人,和我一樣,都是孤家寡人。邢台緊挨著邯鄲,是部隊裏距離我最近的人,打那以後,我倆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很快成為最好的朋友。

兩年之後我服役期滿,他為了能去參加比武又套上了士官,臨走的時候我們依依不舍。

“記得回來看我們啊!”

“一定。”

“記得常聯係啊。”

“一定。”

即將天南地北,天各一方,不知何日才能再相聚,想到此不由得潸然淚下----喝不完千杯萬盞萬盞千杯難舍難分離別的酒,訴不盡千絲萬縷萬縷千絲戰友情深厚。

終如所願,滿載而歸----張亮於2013年底下士服役期滿退伍。

三年沒有見過了,冷不丁一個電話,突然刺中我心中久違的情愫,仿佛中電一般激動。

“現在在哪裏上班?”

“我們家鄉的煤礦,峰峰集團。”

“幹什麼的呀!”

“在井上幹一些零活兒,有時候也時常下井。聽說前段時間你到石家莊打工了?”

“恩,這不,沒合適的,我去看了一圈,錢花了不少,又屁顛屁顛的回來了,你那時候怎麼那麼容易找到打工的地方呢?給咱講講唄。”

“我建議你別出去了,咱都二十五了,該結婚的年齡了,還瞎跑個啥!如果出去也最多一年,鍛煉下自己,咱們從部隊剛剛出來的人,說實話都比較單純,鍛煉下也好,但是時間不宜過長,我退伍回來以後在外麵三年,去年才回的家鄉煤礦,在外麵也不是一無所成,倒是增長了些見識,隻是覺得在外麵心裏不夠踏實,男孩子本來就該頂天立地,可是在外麵的闖蕩並非一股腦的說有夢想和一個聰明頭腦就了得的。大部分充愣過去的,頭一年因為不了解,不會賺到什麼錢,反而不少花錢,後邊才開始掙錢。可是凡事一個人操心,顧慮也較多,大部分人不都是出去走幾年然後老老實實的回來了?如果家鄉能有個像樣的工作,倒不希望你出去。”

“恩,說的是,我選擇了安置工作,看看有沒有好的企事業單位,沒有就領錢自己幹,開個店什麼的。”

“選擇安置的話,你要多加注意,或許分不到你好的單位,憑幸運也是不靠譜的事情,你應該先和家裏人商量之後再下決定。分配給你的單位,一定要先試工,不要盲目簽訂合同,因為簽了合同之後,不想做了,政府就不會同意給你二次安置的機會。”

“哦,還有這一說?那我可要注意了,那麼怎麼領錢,什麼個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