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亦辰又轉身回到了那個攤位前,隨手拿起幾件玉牌看了起來,從玉牌的雕工和玉的質地上看這些玉牌應該是清仿的。柳亦辰試著發動起了自己的特殊能力,然後把視線停留在了角落裏的一塊剛才讓他心動的玉牌上麵。
那是一塊白玉玉牌,玉牌上雕刻著栩栩如生的圖案和文字,在特殊能力的包圍下這塊玉牌發出黃色的光芒而玉牌本身也在波動著,似乎是和柳亦辰腦海中發出的磁波所呼應著。當然這一切隻是發生在柳亦辰的腦海中,別人是看不到的。
柳亦辰現在手中拿著的就是那塊角落中的玉牌,這是一塊高度為五公分左右的玉牌,觀其雕工手法,應該是明朝陸子岡白玉雕夔龍詩文牌。這塊玉牌呈長方形,上端穿孔,孔端兩麵刻劃相同的夔龍紋,正麵淺浮雕風景人物,一位玉麵書生正在竹下吟風弄月,給人一種“竹雨鬆風琴韻,茶煙梧月書聲”之感。另一麵則刻有詩文,並刻有名款。
觀整塊玉牌,琢玉技藝高超卓絕,刻工精細,淡雅清新,刻畫的人物活靈活現,背麵詩文飄逸靈動,刀代筆卻能雕琢出筆墨意趣。此玉牌玉質極佳,為非常稀有的羊脂白玉籽料,晶瑩潔白,細膩滋潤,整個玉質近於無瑕,可以說是精品中的精品。
看到這一切,柳亦辰的心裏又驚又喜,這還是他第一次用特殊能力來鑒定古董,柳亦辰長呼了一口氣努力的讓自己的心鎮靜下來,之後拿起其中的兩塊玉牌(當然就包括剛才用特殊能力看的那塊)問攤主。
“老板,這兩塊玉牌怎麼賣?”這個攤主是一位有點上了年紀但看上去慈眉善目的老漢,聽到有人詢價,便笑嗬嗬的說道:“又是你啊小兄弟,小兄弟你的眼光還真是不錯,這兩塊是子岡玉牌,是明朝玉雕大師陸子岡的作品,市麵上稀少珍貴。”
“明朝陸子岡?子岡玉牌?”柳亦辰倒不是沒有聽說過陸子岡,心想:“這兩塊玉牌裏還真有一塊是明朝子岡玉牌,但另一塊不是啊,雖然說看著自己比較老實,但是也不能拿自己當凱子宰啊。”
“對啊,是明朝陸子岡的玉牌!”那個老板說道。“陸子岡是明朝最著名的琢玉大師,在玉雕行業來說,陸子岡可以算得上是祖師爺了,沒有他就沒有後世玉雕人,小兄弟你運氣不錯,在這古玩市場也就我這裏有這麼兩塊了。”
這攤主這樣說也是為了忽悠新手的,不過向柳亦辰這樣混跡在古玩店裏麵有一段時間了,老板再用這種方法想去糊弄他那就顯得有些小兒科了!“嗬嗬,是嗎?”柳亦辰拿著玉牌意味深長的笑了笑說道:“真正的子岡玉是什麼樣我當然知道了,不過這兩塊玉牌嘛...很難說啊。”
“小兄弟,此話怎講?你難道是懷疑這兩塊玉牌的真實性嗎?”那個攤主反問道,臉上還帶著不知道是驚訝還是驚慌的表情。
“看來這招還真好使,居然把老板唬住了,那今天就別怪我咯。”柳亦辰咳嗽一聲然後一本正經的說道:“老板,你仔細看看這兩塊玉牌的特點,玉牌浮雕的立體感比較強,字體刻度也比較深,修活更是端正。
而真正的子岡玉牌古樸圓潤,能看出雕刻者在雕刻作品時的隨心所欲,而後世模仿者的作品則多有刻意修飾的痕跡。不管仿的多好,總是會有破綻的,這兩塊是清仿的作品,根本不是明朝陸子岡的作品。”
柳亦辰看了眼那位攤主然後繼續說道:“子岡也叫作子剛,姓陸,江南“吳門”人,是明嘉靖、萬曆年間活躍於蘇州的著名玉雕藝術家,也是中國玉雕史上最負盛名的藝術大師。子岡玉雕一改明代玉器陳腐俗氣,以精美的玉料,高超的玉雕技法,將印章、書法、繪畫藝術融入到玉雕藝術中去,把中國玉雕工藝提高到一個新的藝術境界。”
陸子岡一生創作了眾多精美絕倫或者巧奪天工玉雕作品,其中光是一件玉簪就“價值五十六金”,而其創作的玉牌子,更是讓人愛不釋手。
子岡製玉掛件,形若方形或長方形,寬厚敦實,猶如牌子,故簡稱為“子岡(剛)牌”。子岡牌的特殊魅力,體現在別開生麵的形態上,精美的玉質上,精細的雕工於一體的藝術風範,領略到陸子岡玉雕的藝術風采。
子岡牌藝冠群玉之上,價格高於常玉,一經麵世,立即受到朝野上下,特別是文人墨客的喜愛,常常是供不應求,形成了一股不小的摹仿之風,不僅明代有人暗中悄悄地仿製,甚至清代、民國都爭相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