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九龍玉杯(1 / 2)

柳亦辰從喜悅中醒來,第一件事情就是先確定這件東西的真實性。在古玩城的時候用異能檢測的結果東西是很開門兒,這件九龍玉杯絕對是真的。應該還有別的辦法來鑒定九龍玉杯,於是柳亦辰拿出手機上網查詢關於九龍玉杯的相關信息。網上的資料說九龍玉杯的玉質溫潤潔白,為珍貴的和田玉材雕琢。

九龍玉杯造型為圓體,筒身直腹,圓餅形有足,杯壁雕飾龍紋,杯身切割規整,折角分明,拋光細潤,曲線流暢優美,大度高雅、精致完美。傳說當杯中裝上溫燙或冰鎮過的美酒,一經冷熱刺激之後,在杯壁上就能浮現出一條龍紋影象,並且隨著握杯人的把玩晃動,龍紋就會隨浮隨沉、細觀之尚能發覺龍須鰭怒張、龍鱗乍立、昂頭擺尾、似要隨時脫杯而去。

而且講到九龍玉杯不得不說一下楊香武三盜九龍杯的故事,話說康熙皇帝在一次圍獵中遇險,被黃三太救下。康熙賞其黃馬褂。黃三太為報恩,保證看守皇家一草一木不失。楊香武認為黃三太誇海口,將康熙的九龍禦杯盜出。

康熙傳旨黃三太緝拿盜杯之人,否則滿門抄斬。黃三太定計邀各路英雄為己祝壽,席間拜請各路英雄幫助尋找。楊香武本欲逞其偷盜之能,沒有加害黃三太之意,遂趁祝壽之機將杯還回。

但在路上,九龍杯又被王伯燕偷去,並送給竇爾敦的師弟周應龍之手。席間,楊香武說出盜杯又失的經過,且王伯燕也說出九龍杯的下落,各路英雄決定派楊香武去周府索還,周應龍念及師兄竇爾敦被黃三太打傷之仇,不肯交出,於是雙方動武。後來楊香武和王伯燕設計,將杯重又盜回,救下黃三太全家。

看來隻能用酒來試試這杯子是不是有網上說的那麼的神奇,還是先用水試試吧。畢竟白酒還是有一定腐蝕性的,先用礦泉水試試如果沒什麼事情的話在用白酒,這樣也比較保險點兒。

柳亦辰急忙從桌子上拿過來一瓶礦泉水,擰開蓋子,慢慢的往杯子裏倒進去了一點點的礦泉水。柳亦辰坐直了身子靜靜的看著眼前的九龍玉杯,柳亦辰倒入的那些水靜靜的飄在杯子中,而且杯子本身也沒有一點變化。難不成真的向古書上記載的要用溫燙或冰鎮過的美酒才行嗎?

還好這次回來拿了兩瓶不錯的茅台回來,本來是給老爸準備的,現在為了試驗先用一瓶吧。不過還得溫酒,柳亦辰把溫酒要用的酒器都準備好回到屋子裏就開始溫酒,過了兩分鍾酒已經溫好了,柳亦辰把九龍玉杯中的水倒出並且擦幹裏麵的水漬,把溫過好的酒慢慢的倒入九龍玉杯中然後坐著看杯子有什麼樣的變化。

過了一會兒柳亦辰就呆住了,嘴巴張的大的都能放進一顆雞蛋進去了。九龍玉杯上果然浮現出了九條遊龍,這些遊龍都姿態各異,柳亦辰吧杯子拿起來這些龍隨著杯子的晃動好像在海裏浮沉一般,不斷嬉戲的九條小龍,它們不僅穿棱在杯身上。

甚至給人一種它們就在酒水中遊動的感覺,酒和杯此時就像完全融合在了一起,不分彼此。就像是3D電影的感覺一樣,給人一種很震撼的效果。就這麼一件小的九龍玉杯居然做到了,真不愧是中華文化隻瑰寶,怪不得康熙駕崩後都要九龍玉杯和他一起下葬呢。

就在這時拿著九龍玉杯的柳亦辰把杯子放到了鼻子前,柳亦辰輕輕嗅了一下杯子中的酒水給人一種芳香感。好像和普通的白酒有所區別,聞到這種芳香的氣味讓人的心裏暖暖的,給人一種陶醉的感覺。

柳亦辰端著酒杯,輕輕的抿下了一口,這酒不像茅台那樣有著很大的酒勁,反而像清淡的低度酒一般。從喉嚨裏柔順的流淌到肚子裏麵,那股熱氣在李陽的肚子裏突然膨脹了一下,隨後又化為了平淡。這酒的滋味,要比之前的茅台還要好上無數倍。好像九龍玉杯把茅台的酒精度改變了,這種酒的味道更醇厚。

就在這時柳母從外邊進來看到柳亦辰把屋子搞得亂七八糟的說道:“你在幹嘛呢?把屋子搞得這麼亂,怎麼把佛像的肚子給破開了,你手裏拿的是什麼東西?”

柳亦辰轉身對著柳母笑道:“我手裏拿著的可是好東西啊,媽你聽過楊香武三盜九龍杯的故事吧,我手裏拿著的就是九龍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