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破布萬兩(二)(1 / 2)

孔叔看了半晌也看不出所以然來,這就是一塊在普通不過的織布,一點也不出奇。孔叔沉吟了半晌還是把布輕輕的放到了桌子上然後問道:“小柳啊,我實在是眼拙,看不出來這塊布有什麼出奇的地方,這塊布邊沿織頭緊密,布也不是很厚,也沒有什麼夾層,這到底有什麼奇怪的地方,你也別賣關子了,還是直接和我說說吧。”

柳亦辰嘿嘿一笑然後去拿了一把剪刀過來,對著黃布的邊緣兩三公分的地方剪了下去,剪開之後才又把黃布遞給了孔叔說道:“孔叔,這回再看看,到底有什麼奇怪的地方。”

孔叔趕緊把布拿到手,沿著柳亦辰剪過的地方仔細的看了起來,這仔細一看還真的看出了名堂,這塊布雖然不厚,但是從剪開的開口看這是由上下兩層極薄的的黃布粘起來的。這兩層布顯然用膠水沾起來的,緊貼起來就像一層布一般,從外邊摸捏還真摸不出來。

把兩層布輕輕撕開,隻撕了三四分,中間忽然又現出一片錦緞黃色的布來,布兩邊的表麵用超薄的薄膜覆蓋著,以免沾膠弄髒壞。孔叔一見到中間露出的黃布時,心裏一緊,這黃布可就不是普通的黃布了,而是錦緞黃,這在古代可是禁物,隻允許官家,也就是皇帝一家使用,尋常人或者富紳都是不敢用的,因為錦緞黃是皇帝一個人才能穿的,是為龍袍。

不過這布層裏夾著的顯然不可能是龍袍,因為大小肯定是不合的,這一點容量是容不下一件龍袍的,但有另一樣東西卻是可以容得下。那就是“聖旨”!

聖旨是中國古代帝王權力的展示和象征,其軸柄質地按官員品級不同,嚴格區別:一品為玉軸,二品為黑犀牛角軸,三品為貼金軸,四品和五品為黑牛角軸。聖旨的材料十分考究,均為上好蠶絲製成的綾錦織品,圖案多為祥雲瑞鶴,富麗堂皇。聖旨兩端則有翻飛的銀色巨龍作為防偽標誌。作為曆代帝王下達的文書命令及封贈有功官員或賜給爵位名號頒發的誥命或敕命,聖旨顏色越豐富,說明接受封贈的官員官銜越高。

孔叔見到一小段錦緞黃布時就已經是吃了一驚,古代帝王的聖旨孔叔自然是見到過不少,不過大多都是普通官員的居多,極品官員的聖旨並不多見,而從這副聖旨的花紋和字體上看,這聖旨應該是頒布給一品大員的,看到這時孔叔捧著織布的手都有點顫抖起來。

按照清製規定,頒給親王、世子、親王福晉、公主的為金冊,頒給郡王、郡王福晉的為鍍金銀冊,貝子及貝勒、貝子夫人、外藩蒙古親王、郡王貝勒的為龍邊紙冊。頒給五品以上官員的聖旨,顏色、底紋圖案比較豐富,有三色、五色、七色之分;給五品以下的官員,則顏色是純白色的。這些聖旨所采用的布料,是“江寧織造”專供皇宮頒發聖旨而織就的提花錦緞。

頒發給五品以上官員的多彩聖旨,含有金黃、大紅、咖啡、赭石、橘黃等色,錦緞底紋有仙鶴、獅子、卷雲等圖案,絢麗多姿,雍容華貴。詔書均為33厘米寬,最長的為500厘米,最短的約有300厘米。聖旨兩端織成兩條提花翻飛的銀龍,“奉天誥命”四個篆字端莊古樸,望之令人頓生威嚴肅穆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