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神秘盒子(1 / 2)

“各位請用茶,如有招待不周的地方還請多多擔待!”辜老請柳亦辰他們各自落座後笑著說道。“辜老您不用客氣,沒想到您還是這家古玩店的老板,那咱們也算是同行了,哈哈!不知道為什麼把這家古玩店取名叫單戈呢?是把繁體字的戰給拆開了嗎?”柳亦辰喝了一口茶後詫異的問道。

“剛才在那個攤位的時候我就看出來小柳你就是從事古玩這行的,不過你這年紀還是有些太年輕了,所以我一直不太確定你是家裏麵有人做這行,還是你自己喜歡收藏古玩。關於這店名啊,其實就是取自我名字中的一個字,我名叫辜戰,而且你們看一下我這古玩店裏麵有什麼不一樣的?”辜老笑嗬嗬的向柳亦辰他們解釋道。

柳亦辰他們剛才進來的時候也沒有仔細的觀看,聽到辜老的話後他們站起身觀察起店裏麵擺放的東西。柳亦辰用眼睛掃視了一番,辜老的店鋪裏麵賣的都是古刀劍兵器之類的。雖然也有其他的古玩,不過光是古刀劍兵器這一類就占了大概有百分之六七十左右。

等柳亦辰他們回到座位上,辜老繼續解釋道:“我把我名字中的戰字拆開,單戈為戰!別人一看到我店名的時候就會聯想到戰,一想到戰自然就會想到兵器,而且好多人就是為了想弄明白我這店鋪為什麼取這個名所以才走進來逛逛的。我有時候在店裏麵就會和他們聊聊天,然後帶著他們看看我店鋪裏麵的東西,如果遇到他們喜歡的自然就會出手購買了!”

“這倒是一個不錯的銷售手段,辜老剛才在那個攤位的時候您是不是也看上這塊硯台了?”柳亦辰話鋒一轉又說道剛才他買到的那塊玉硯上麵,孟曦雪和果兒知道如果是柳亦辰出手的話那這件東西一定是真的,所以剛才才和那位攤主進行激烈的討價還價。

“不瞞小柳,其實我在那攤位上麵說的都是真的,在你們還沒到那個攤位的時候我就看到有個年輕人拿著和你這塊玉硯一模一樣的一塊,所以我和他聊了一會兒然後看了一下他手裏的玉硯,不過結果可想而知他那塊玉硯是件仿品,雖然做舊了不過還是能判斷出來。

然後從他那知道了賣這塊玉硯的攤位,等我到那的時候就看到你已經上手看呢。所以我就在一旁觀察,直到你看完準備談價錢的時候我才讓你把那塊玉硯給我看一下。等我一上手仔細的看了會兒,就發現這塊玉硯和剛才那位年輕人買走的那塊不一樣,這塊玉硯很有可能是真品。不過可惜啊,最終還是被小柳你收入囊中,可能是我和這東西無緣吧!”

辜老有點惋惜的搖了搖頭說道,柳亦辰和孟曦雪她們在一旁安慰了辜老幾句。其實硯台的曆史源遠流長,漢代劉熙寫的《釋名》中解釋:“硯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它是由原始社會的研磨器演變而來。初期的硯,形態原始,是用一塊小研石在一麵磨平的石器上壓墨丸研磨成墨汁。

至漢時,硯上出現了雕刻,有石蓋,下帶足。魏晉至隋出現了圓形瓷硯,由三足而多足。箕形硯是唐代常見的硯式,形同簸箕,硯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撐。唐、宋時,硯台的造型更加多樣化。

硯台曆經秦漢、魏晉,至唐代起,各地相繼發現適合製硯的石料,開始以石為主的硯台製作。其中采用廣東端州的端石、安徽歙州的歙石及甘肅臨洮的洮河石製作的硯台,被分別稱作端硯、歙硯、洮河硯。史書將端、歙、臨洮硯稱作三大名硯。清末,又將山西的澄泥硯與端、歙、臨洮,並列為中國四大名硯。

“辜老您也別太可惜了,我這也就是運氣好趕在你的前麵,要不然的話今天買到這塊透雕花卉紋三足玉硯的就是您老了。不過還得麻煩您老一下能不能找一個盒子把這塊玉硯裝一下,要不然我這拿著也不是特別方便。”安慰完辜老後柳亦辰笑著和辜老說了自己的請求。

向辜老上了年紀的人心裏的失落也就是一會兒的事情,而且被柳亦辰和孟曦雪她們哄了一下現在是非常的開心。聽到柳亦辰的請求後辜老叫過來一個店員,讓他幫忙拿一個合適的盒子過來。

沒一會兒那位店員拿著一個包裝盒走了過來,柳亦辰把玉硯裝好然後向辜老說道:“老爺子您說我也不能白進您的店裏,這樣吧我去看看您店裏的這些刀劍,如果有喜歡的買幾把回去充實充實我那藏品不怎麼多的書房您看怎麼樣?”

“既然柳老弟這麼有雅興那老頭子我就陪你看看,不過以後有時間了一定要欣賞一下柳老弟你的藏品。不過聽柳老弟你的口音應該不是京城的吧?這次過來是來找女朋友的?”雖然柳亦辰的普通話說的還算是不錯,不過多多少少和京城這邊還是有所差別,所以辜老一聽就知道柳亦辰不是本地人,而且又見到孟曦雪和果兒所以就猜測他是過來找女朋友遊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