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巧奪天工(1 / 2)

“嗯,剩下的那兩件東西的確很漂亮,這四件東西是我所有收藏品中品質最高的藏品,而且這四件藏品對於我來說意義很重要,我也不再打算將它們出手,以後每當我看到這四件藏品的時候就能想到剛才我所說的那個故事。”說完花子霂把他手中的那兩隻盒子放到桌子上,柳亦辰打開那隻比較小的盒子。

這隻盒子裏麵裝的是那件白玉鏤雕蘆花荷葉水洗,這件水洗用大塊青玉子料,以鏤空法製成。以掏空的荷葉作洗池,以鏤雕的蘆葦作支架,造型自然樸實,構思靈巧而有創意。其上點綴鷺鷥四隻,或上下對看,或引頸翹望,或低頭整羽,神態各異,姿勢回然,頗有荷塘情趣之雅意。

荷葉卷口自然,蘆葦,穿枝過梗,盤綖交搭,使全器顯出清新獨特的氣韻。玉石乃硬度極高之材質,脆性也相對的加大。在此原因之下,越細長的枝梗,因承受力度的關係,越易折斷。

由此可見這件白玉鏤雕蘆花荷葉水洗工藝水平非常高,難度之大難以想象。在工序上是先鏤空後琢工,尤其在鏤後變細的枝梗上,尚須做出扭動轉折的自然姿態。並加琢必要的枝節葉脈,而不致折斷。如此的工藝技法,更令人匪夷所思,耐人尋味。

“柳老弟這件白玉水洗是什麼時期的物件啊,這四件東西裏麵我最喜歡的就是這件白玉水洗,這一看就是以前文人雅士案頭雅玩的物件,這東西應該出自大戶人家,普通人根本沒有財力做出這件白玉水洗。”經過這麼多年的磨練,花子霂現在也能對這件東西判斷出一二。

“子霂大哥,這件白玉鏤雕蘆花荷葉水洗整體造型及構圖風格,有晚明代的風格,運刀古樸蒼勁,矯健有力。而荷葉卷口的製作,如河清海晏洗一般,僅以刀工做出卷口,比對其中明、清器物的構圖風格、紋飾及刀工,以分別其中的差異。這件水洗應為明晚至清早時期,甚為特殊雅致的作品。

你說的沒錯這件東西應該是出自大戶人家,普通人家根本無法享受這樣的東西,這件東西很有可能會是以前皇上用過的,要麼就是王公大臣家裏麵的文房雅件,所以經過這麼多年這件東西才能夠完整的保存下來,說真的你這件東西我看了都有點眼紅。”

柳亦辰說這話的時候並沒有拿花子霂當外人,花子霂笑著說要不他就把這件東西送給柳亦辰當做這次的謝禮。柳亦辰回應到他怎麼能夠奪人之所愛呢,不過他還是和花子霂談了一個條件,柳亦辰告訴花子霂他以後可能要辦一個私人博物館,想借用他這幾件藏品過去進行展覽。

具體的事宜要等到博物館建成之後再細談,現在他隻是初步有這樣一個想法。花子霂聽他說要開辦博物館,當即表示隻要自己能夠幫的上忙,別說是幾件藏品就是把他整個人交給他手裏隨便用都可以,柳亦辰笑著對他說他隻對他的這些藏品感興趣,他要是真的隨便使喚他那他的老婆豈不是要吃醋了。

花子霂大笑一聲這件事情就不再提起,他讓柳亦辰把最後那隻盒子打開。柳亦辰打開這最後一件盒子,這隻盒子裏麵就是那件象牙雕山水遊樂圖筆筒,我們現在對於象牙製品是應該持抵製態度,大象現在已經成為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我們要對這象牙製品說不,畢竟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柳亦辰把這件象牙雕山水遊樂圖筆筒拿在手中,入手的感覺非常溫潤。這件筆筒圓口、直壁,口底相若,呈圓柱狀,用料碩大寬厚,質地溫潤醇和,造型洗練大方。外壁采用陰線細刻填墨彩技法,刻繪山水遊樂圖。

筆筒上麵所描繪的場景非常恢弘,遠處煙波浩渺,河水蜿蜒,山巒疊嶂,近處淺坡堤岸,茅亭小立,怪鬆垂柳時隱時現,構成一幅撲朔迷離,寧靜和諧的迷人景色。群峰清漪中,眾多人物穿梭其間,或三二閑談,或畫舫暢遊,或孤帆爭流,人物神態刻劃傳神,惟妙惟肖。

雕刻這件東西的作者以刀代筆,運用國畫的白描技法,構圖疏朗有序,層次清晰明快,遠山近水,處處展示春光明媚,觀之心曠神怡,鬼斧神工,令人歎為觀止。畫旁配詩文,右上淺刻委角長方形篆字“林居”章,左側刻行草詩文“海勢欲浮雙塔去,山峰為擁五華來”,其後落款“唐句”,下刻一方一圓“玉”“堂”連珠章。

“這件筆筒造型規整,用料奢華,紋理自然,精雕細琢,於寸天厘地間,萬象具焉,即成軸卷之感,可謂妙然天開,蔚為大觀。山水詩文俱佳,實為難得之珍品。”柳亦辰看完這件筆筒後給這件筆筒做了一個最後的總結之詞。

筆筒是一種最為常見的置筆用具,一般呈圓筒狀,材質多樣,可見竹、木、瓷、漆、玉、象牙、紫砂等,是文人書案上的常設之物。在古代,筆筒以其藝術個性和較高的文化品位,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明代文人朱彝尊曾作《筆筒銘》,雲:“筆之在案,或側或頗,猶人之無儀,筒以束之,如客得家,閑彼放心,歸於無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