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鎏金獬豸(1 / 2)

順著夫子廟步行街參觀完江南貢院,剛才柳亦辰置身貢院,仿佛回到了久遠的,業已消逝的年代。斑駁的磚牆向我們訴說著這兒曾經有過的輝煌。貢院始建於乾道四年,時稱建康貢院,供府、縣學考試之用。明成祖永樂十九年,朱棣遷都北京,這裏仍留做鄉試考場,並改稱為江南貢院。

經明清兩朝不斷擴建,至清同治年間,江南貢院已形成一座擁有考生號舍兩萬多間,司考官員房舍千餘間,占地近三十萬平方米的中國最大的科舉考場。這裏不僅是全國占地最大的科舉考場,也是清代全國出過狀元最多的科舉考場。

相傳孔子在問禮於老子後,曾向弟子們感歎:鳥,善飛,卻可以用箭射;魚,善遊,卻可以用網捕;獸,善走,卻可以用阱擒。唯有龍,可以自由地翱翔,不知其形,不知其蹤。你們要做,就要做龍。從此望子成龍成了國人世代相傳的信念。

佇立至公堂中,猶如親眼目睹了那一條條“龍”從這裏騰空而起,不知其形,不知其蹤。唐寅、鄭燮、翁同和、唐文治、張謇、劉春霖等曆史名人從柳亦辰他們的眼前一一飄過。畢竟像他們這樣的人還是少數,他們感受最多的是那些沒有考中落榜猶如範進那樣的人。

剛剛柳亦辰看著龍門上李笠翁的楹聯“十載辛勤變化魚龍地,一生朝許飛翔鸞鳳天”讓他思緒萬千,讀書是人類的精神和生命在一種文明層麵上的代代交遞;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則是人類亙古不變的思想。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們都知道這句話是出自唐太宗與大臣魏征的故事,站在江南貢院裏麵我們可以反思一下我們當代的教育有什麼不妥的地方,曆史沒有真相隻殘存一個道理,曆史又有許多相似的地方。

出了江南貢院再往前麵走了一段路他們就來到夫子廟古玩市場,古香古色的街道兩旁都是小攤販擺放著的攤位。這個時間段來到這邊的人已經逐漸多了起來,很多都是遊客來這邊感受一下淘寶撿漏的樂趣,很多當地人也來這邊不過他們一般都是在清晨,等到現在這個時間他們已經慢悠悠的手中拿著淘到的寶貝返回到自己家中。

小販兒們正在向那些遊客推銷著自己攤位上的那些個寶貝,柳亦辰他們隻是稍微的看了一眼並沒有在這裏做太長時間的停留。像他們幾位這麼年輕來逛古玩市場的有幾位攤販兒一看就知道他們是來這邊旅遊的,一看他們就是不懂行的那種,沒準兒經過他們忽悠一番這幾位年輕人就會在自己這買上幾件東西回去呢。

“幾位帥哥美女來我這看看,我這裏的寶貝可不少,耽誤您幾位幾分鍾的時間看看,不買沒關係咱們就當是交個朋友嘛。”其中一位小販兒熱情的向柳亦辰他們招攬著生意。“你這兒都有什麼寶貝啊?”看到攤主是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柳亦辰倒是產生了一絲興趣。

“我這有乾隆爺用過的蛐蛐罐,慈禧老佛爺吃飯的碗...”還沒等這位個小夥子說完柳亦辰邊笑著打斷他:“那你這有沒有慈禧老佛爺用過的牙簽,李蓮英用過的虎子呢?我說兄弟你倒是說點靠譜的東西啊,你這要是真有慈禧老佛爺吃飯的碗那你何必在這出攤兒呢。”

“小賈你這是遇到行家了,快把你那套收起來吧,出攤時間不長別的沒學會這滿嘴跑火車的本事你倒是學了個門清。小夥子看你年紀不大是家裏有人幹這行嗎?小賈才出攤沒兩個月,平時也就賣賣一些文玩,誰成想我剛剛去個廁所的功夫他又開始忽悠來這邊遊玩的遊客。”

那位年長的人有些抱歉的向柳亦辰他們說道,這個小賈是他的一個遠方子侄,家裏因為一場意外父母都已經不在,這不是沒辦法才來到金陵投奔他。他看小賈也是蠻可憐的就留他在這邊,在家的時候教他一些古玩和文玩的知識,等到他掌握了這些基本的隻是就開始帶著他在這邊出攤。

誰成想他剛剛出去這麼一會兒時間,這個小賈又開始忽悠起別人來了。柳亦辰和這位年長的人說他是自己喜歡這些東西,對古玩知識有所了解,他們來金陵的確是來旅遊的,剛剛從夫子廟裏麵逛完就想著來到這邊看看能不能淘個寶貝回去。

“小夥子我叫賈亦幀,這是我的一個遠方子侄,他叫賈立平。小賈你去賣文玩的那邊看著點,這個時間遊客漸漸多了起來,今天你要是能賣出十串珠子今天就算是沒白出來。我和這位小兄弟聊聊天,不知道小兄弟怎麼稱呼,今天要是看上什麼東西賈叔肯定會以最便宜的價格給你。”

賈亦幀知道他們是過來遊玩的,但是這些人身上擁有一種常人沒有的氣質,所以當他看到自己的子侄正在和這些人滿嘴跑回車他趕忙來到這邊。他也沒想到這個年輕人聽了賈立平的話後居然沒生氣,還反過來開起賈立平的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