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寶藏傳說(1 / 2)

泉蓋蘇文當政期間,統領高句麗兵馬與李世勣、薛禮統率的唐朝大軍,進行了二十多年的生死爭戰,終因唐軍強大,又遭連年饑荒,泉蓋蘇文心力交瘁,於唐高宗元年病死。泉蓋蘇文有三個兒子,大兒子泉男生,二兒子泉男健,三兒子泉男產,這三個兒子中,數老二泉男健武功最高,而且頗有謀略。

泉蓋蘇文已死,三個兒子為了奪得大相的地位明爭暗鬥,使高句麗王室內部十分混亂各自為政。這鎮守要塞新城的,正是泉蓋蘇文的二兒子泉男健。其實泉蓋蘇文沒死之前,他的三個兒子就都為日後能奪得大相地位,擴充各自兵馬,聚斂錢財,以便日後之需。

泉男健就以新城為根基,招兵買馬,屯積糧草,並派兵在新城所轄各鎮,及周邊各莊園、集屯,強征明搶聚斂了一大批金銀珠寶,以備擴充自己的軍力。可萬萬沒想到,這大批金銀珠寶還沒派上用場,這新城就被唐軍圍得水泄不通,大有不奪此城誓不休的架勢。

再說這泉男健,站在城牆的垛口處,望著山下的大唐軍營,心急如焚,暗道:薛禮統率的大唐兵馬已將新城圍住,不知能堅守多長時間,也不知能不能解圍,如不能解圍,一旦城池被攻破,這大批金銀珠寶,豈不要落入唐軍之手?

想泉男健到此更有些慌張,泉男健忙回軍衙內,馬上派兵去召部將師夫仇。不一會兒,師夫仇到,給泉男健施禮:“將軍,不知召部下有何吩咐?”“免了,免了,快跟我進來。”泉男健說著,招手帶師夫仇進了裏間密室。

這師夫仇乃泉男健心腹部將,二人進了密室,泉男健歎息道:“看來這新城難保了,這批金銀珠寶不能落入唐軍手中啊。”師夫仇沉思片刻,湊近泉男健,低聲說;“將軍!你看這樣如何……”二人如此密謀一番。

當夜,風雨交加,泉男健和師夫仇帶著二十多個士兵,在山城一隱密處挖了一個大深坑,將金銀珠寶裝進九個缸,十八個鍋中,埋入深坑內,再搬來幾塊大石頭壓在上邊。雨水衝走了剩餘的新土,表麵已看不到任何痕跡,除了這二十多個人,已無人知道這批寶藏的秘密。

天亮前,泉男健和師夫仇擺下酒宴,款待埋寶士兵,將軍賞酒犒勞,士兵當然高興,一一謝過泉男健和師夫仇,各個舉杯,一飲而盡。可他們哪知道,泉男健和師夫仇早在這酒裏下了毒,這二十多個士兵飲酒後,全都中毒而死。這寶藏埋於何處,隻有泉男健和師夫仇兩人知道了。

再說這唐軍大將薛禮,坐在軍帳中與幾員部將商議如何攻城破敵。幾員部將都提出攻城之計,薛禮權衡利弊之後,覺得都不是上策。薛禮帶幾員部將出了軍帳,上馬出了軍營,又沿著新城城下走了一招,觀察城牆與山形走勢,籌劃破敵之策。

這新城城牆隨山勢起伏而築,占盡了山勢之險,將全部製高點都包括在內,沿著城牆還築有十二墩瞭望台,城外山下一覽無餘,可時刻掌握城外敵情。不難想見,在這裏住兵守則有一夫當關萬夫莫犯之險,攻則有千鈞壓頂下無完卵之威。

難怪泉男健要鎮守這新城,與唐軍頑抗了。城上的高句麗士兵見城下有人觀敵瞭陣,馬上警覺起來,弓箭手也立於垛口處,拉弓搭箭,以備不測。薛禮與部將在新城南門下觀察了一會兒,便策馬向新城東門而去。

整座新城為不規則的多角形,由東、南、西三座各自獨立的城垣相連而成,以東城為主。在城的東麵,南麵和北麵各有一城門,北門在北城牆偏東處,正扼守著山後要道;南門正麵對渾河穀地,能將山南平原一覽無餘;東門則位於新城東端,正俯視山脈豁口。

在東南角突出的山坡上,築有兩個環形小城,與東城連在一起,東城的西北麵,也有突出的小城為後衛。薛禮和部將細心觀察著小城的城牆高度,及山坡的走勢,看能不能把這小城做為破敵的缺口。

這夜,月黑風高,唐軍大營的燈火忽明忽暗,一片寂靜。突然一大隊兵馬衝進唐軍大營,直撲向薛禮的中軍帳,刹時喊殺聲一片。原來是泉男健想趁月黑風高之夜,唐軍不備,帶一大隊高句麗兵馬,來襲唐營。

泉男健帶軍衝到薛禮的中軍帳,卻見中軍大帳及四周空無一人,泉男健覺得不妙,忙命撤兵,但為時已晚,無數燈籠火把將軍營照得亮如白晝,殺聲震天,唐軍已將來偷襲的高句麗兵團團圍住,薛禮唯恐泉男健來偷襲,早有準備。

泉男健見中了埋伏,十分驚恐,帶兵拚死搏殺,欲衝出重圍,薛禮指揮唐軍層層截殺,等泉男健拚命衝出唐軍大營,所帶高句麗兵已聊聊無幾。唐軍緊追泉男健不放,一直追到新城南門城下,師夫仇忙帶兵出城接應,才把泉男健接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