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至尊吃貨(1 / 2)

柳亦辰也是之前和他們宿舍的這幾隻出來玩偶然間發現的這家私房菜館,幾年前杭州就出過一批“私房”菜館,說白了不過是升級版酒菜麵飯。現在敢在店名裏放這兩個字的,總得有點兒來曆。

柳亦辰沒有入古玩行之前他的夢想就是吃遍全世界最美味的佳肴,那次偶然間吃過這家私房菜的菜肴,聽了老板娘的故事之後,柳亦辰就想著有機會能夠再來這家私房菜館品嚐下老板娘做出來的有故事的菜肴。

可是當他後麵幾次特意來這家私房菜館的時候卻沒能如願,這家私房菜館和外麵說的一模一樣,想要吃到老板娘親手做的菜是需要緣分,緣分未到你自然品嚐不到老板娘做出來的這些極品珍饈。

如果吃貨界也有個四級考試,大概隻有手機裏存著若幹家私房菜館電話的,才算得上真正愛美食。要是這樣算的話柳亦辰一定是過了吃貨界最頂級的考試,可以這麼說這小子就是吃貨界中的至尊吃貨。

這私房菜是誰隨隨便便就能愛的嗎?首先得有一位懂吃好客的主人。就好比大名鼎鼎的譚家菜的主人譚宗浚,一生酷愛珍饈美味,亦好客酬友,常於家中作西園雅集,親自督點,炮龍蒸鳳。

其次得要有個大隱隱於市的風雅小院,守得住一個“私”字,規模是以小製大,每頓隻做幾桌,來客統統要預訂,不速之客概不答理。這是一般私房菜館的做法,柳亦辰他們來的這家顯而易見沒有遵循這樣的規則。

還有一點是得講的出故事,跑堂的會湊到客人耳邊,先來上一段傳說,什麼張家大碗翅李家一品鮑陳家燉官燕,吆喝起來好像都蠻有來曆,動不動就來一段典故,連一條菜心起棱不起棱,都有說頭。

三五年前,私房菜的概念在杭州被狠狠吵過一把。仿佛平地一聲雷,崛起一批鍾鳴鼎食之家,打著“私房菜”幌子的餐廳紛紛走上前台。從烽煙四起到苟延殘喘,經過連場血戰,現在的私房菜館倒是務實得多。

柳亦辰他們來的這家私房菜館名叫傳說,傳說中隻有有緣人才可以吃到的一家店。傳說私房菜倒也不說那些玄虛故事,隻在菜單上印著這麼一句話:令人不能自拔的,除了傳說中的愛情,還有傳說中的私房菜。吃貨們不等翻開菜單,就知道這裏有戲。

這家傳說私房菜的老板娘畢業於中央美院,老板娘學過藝術,做過商業地產,當過政協委員,如今是兩個孩子的媽。因為就愛做菜,漸漸做起了餐館夢,終於上了餐飲這條賊船。老板娘的自身經曆已經可以稱得上是傳奇,柳亦辰第一次聽到老板娘經曆的時候對她佩服的是五體投地。

當時柳亦辰還是一個未出校門的窮小子,對於有這種傳奇經曆的人柳亦辰非常感興趣。在這裏吃飯老板娘總是遍尋不見,其實這也沒啥奇怪的,你要是找不到她她一定在廚房,正圍著圍裙,揮舞著大鍋鏟,親自上陣燒菜。

又或者蹲在地上,十指翻飛地捆著一堆張牙舞爪的湖蟹。專業廚師用的是大灶,邊上配了小灶,原本就準備用小灶燉個湯,熱個飯用的,現在已經成了老板娘專用工位。裏裏外外基本上都是老板娘一個人在忙活,她一次並不會接待很多客人。

柳亦辰第一次來的時候也感到很詫異,他也問過許多客人同樣的問題。“戴著百達翡麗,就幹這些活?”老板娘倒是坦然,她告訴柳亦辰他們賺錢不辛苦,辛苦不賺錢。這句話,倒是在哪裏都適用。

這家傳說私房菜有一個特別普通的菜式,很多人在大街上都吃過的一道小吃。臭豆腐算不得稀奇,大街小巷、菜場、小學、公交站、未經規劃的陳舊小區門口,但凡煙火氣息濃重的地方,總會有那麼一兩個臭豆腐攤,各自為政、畫地為牢。

不用吆喝就會有被臭氣吸引的食客尋來,而傳說私房菜裏麵的臭豆腐非常美味,據說連廟裏的師傅也來吃。也不奇怪這道菜原本就是老板娘向師傅學來的。某日老板娘去寺裏觀香火,朋友留吃了個齋飯,回來之後對那味道念念不忘。

老板娘於是四處尋材料琢磨,光是用哪種臭豆腐最好,就比較了杭州上海兩地幾十種品牌,不乏身懷絕技的臭豆腐老奶奶和“臭”名遠揚的豆腐作坊。師父教的做法,說起來簡單之極,無非是豆腐要夠黴,火候要夠透,工夫花下去,原來的味道就一模一樣複刻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