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上了一課(1 / 3)

“你看了這麼半天看出什麼沒有,我還沒問你你究竟是誰?你剛剛說你有能力給我這件官窯瓷盤開鑒定證書?你說話可算數?你要是敢騙我等我回去之後就告訴他們,你們聯合起來一起欺負客戶,還有就是這家店老板眼力不如人,還請一個外人一起來哐我。”

柳亦辰本打算隨便應付他兩句讓他趕緊離開,可誰成想這個人簡直就是得寸進尺,他抬起頭冷冷地看了這個人一眼然後說道:“你口口聲聲說你的這件瓷盤是官窯,你有何證據證明?還有我要糾正你一點我不是外人,鄙人正是這家店的董事之一,你三番兩次侮辱孔叔,說他老人家眼力不行,我今天就是要替他討回個公道。”

隨後柳亦辰把他剛剛腦子裏麵想到的那些一一的和這個人講述了一遍,周圍圍觀的那些人平時很難近距離聽柳亦辰鑒定古玩。那些人聽完柳亦辰說的那些後不由自主的鼓起掌,其實柳亦辰說的那些孔叔也都懂,隻是剛才被這個人搞得有點心煩。

要是一開始就這樣告訴他,或許這個人現在早已經離開,也不用麻煩柳亦辰專程在跑一趟。孔叔見到柳亦辰臉上有些疲憊的神色,他心裏麵還是會有些愧疚。這個人聽到柳亦辰說的這些瞬間變得啞口無言,之後柳亦辰又讓店員去庫房拿了一件耕織圖薄胎瓷杯過來。

這是一件薄胎小杯,底款寫著大清道光年製,帶有花口,瓷杯上麵的畫畫得極其精致,人物畫得也是惟妙惟肖。上麵的圖是標準的畫片,從康熙年間開始出現,當時康熙皇帝命令工匠畫了耕織圖。

耕指的是吃飯,織指的是穿衣,吃穿問題是自古以來最重要的兩個問題。瓷杯上的畫片是織的一個環節,描述了染絲的工藝流程。“絲成練熟時”,就是把絲搗練出來。“萬縷銀光皎”,指很多絲糾纏在一起,如同銀色的月光。

“因為五色形”,是指染絲。“曾費葛仙老。奇方自聖傳,不繼何人曉。染得色鮮明,多是天工巧。”這是一首禦製詩,也就是皇帝寫的詩,詩下麵的印章是“雅玩”。

耕織圖有很多畫片,比如在耕圖中,從犁地開始,播種、除苗、豐收、刈麥等全過程都有。在織的部分,如何養蠶、喂蠶、蠶的吐絲、繅絲、染色、織布,也是全過程都有,這個畫片隻是其中一個環節。

這種瓷杯在當年都是成套出現的,與其他的耕織圖組合在一起。這個瓷杯隻表現了其中一段畫片,畫工很精致,在當時這些東西都是皇家用具。柳亦辰之所以將這件薄胎瓷杯拿出來就是想告訴這個人真正的官窯是什麼樣子,而且這件薄胎瓷杯和他拿來的那件吉祥雙清盤都是同一時期。

說到這裏柳亦辰又給他們分享了一個他以前做鑒寶活動時遇到的事情,這件事情現在想起來也是蠻有意思。當時有一位鑒寶人拿了一件道光青花折腰暗八仙花卉盤,這件道光青花折腰暗八仙花卉盤柳亦辰看完之後也是感覺非常有趣。

之所以說它有趣那是因為這隻盤的款極為少見。一般來說,道光款比較常見的有幾種,一種是六字篆書款的?“大清道光年製”,官窯民窯都有,官窯的比較工整,民窯的一般比較粗糙些,但是也有的寫的和官窯一樣工整。還有一種是四字楷書款的“道光年製”,也是工整的和潦草的都有。

這一時期的瓷器還有不少是仿前代款識,比如“大明成化年製”、“成化年製”、“大明嘉靖年製”、“嘉慶年製”、“雍正年製”、“大清乾隆年製”,一般寫法和真款相比相差甚遠,而且款一般比較小點。

此外這一時期私家堂名款也很盛行,比如著名的是“慎德堂”、“退思堂”、“立本堂”、“嘉樂堂”、“嘉陽堂”、“慶宜堂”、“直善堂”、“樂靜堂”、“浩然堂”、“履信堂”、“聚慶堂”、“珠林堂”、“惜陽堂”等。堂名款一般都是楷書,而且往往比較工整精致。

另外常見的就是當時流行的花押款了,比如壽桃,花草以及其它吉祥圖案,例如用一隻筆和一錠元寶象征的必定如意就是當時常用的花押款之一。和以上這些都不同,這隻盤的款是楷書的“大清道光年製”款,款遒勁有力,相當工整。楷書的“大清道光年製”款是相當罕見的,不過這隻是一個有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