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被綁,南安提前發動了和北明的敵對狀態,朝堂之上彈劾皇後的折子猶如雪片一般飛進禦書房,可惜南懷瑾沒有心情看,他決定,禦駕親征!不蕩平北明,誓不回還!
就在南安北明兩國燃起戰火的同時,隔壁的婁冉國內也不平靜。
安和二十五年花朝節,熱鬧下掩蓋著風雲變幻,整個京城都知道快變天了,但是普通老百姓沒什麼在乎的,反正皇帝老子換了哪個做都是一樣的,是以京城的平康坊(歌姬、舞女紮堆的娛樂一條街……)鮮花開遍,家家商戶門口各色鮮花,月季,牡丹,桃花,杏花等,還有各色花燈令人眼花繚亂,結成一片燈海,真可謂是流光溢彩。
從附近村子過來的小販將貨物在街邊擺出來,吆喝著讓客人挑揀,各種地道極了的吆喝讓人舒坦到了心裏,光是聽街邊的各色吆喝就能得到滿足,更別說還可以品嚐五湖四海的美食,青丸,蓀湯,魚打麵等,來自各地的客人在大街上擺出條長龍,還有賣花女穿梭其中,將在火窯邊上辛辛苦苦培植數月的珍稀花朵拿出來叫賣。
伴著貫穿整個坊市的池春河中傳來的歌姬樂聲,此時的京城儼然一片盛世景象,絲毫看不出即將到來的一場政/治暴風雨。
孫小晴身子斜斜的倚在門邊,望著來來去去的行人,看了一會兒門外熱熱鬧鬧的景象,被從屋中搖搖擺擺奔出來的弟弟抱住腿。
弟弟胖乎乎的手上捏著塊紅豆糕,見孫小晴蹲下身,就笑嘻嘻朝她嘴裏塞糕點,含含糊糊的喊,“姐姐吃,吃。”
孫小晴心中一暖,不愧她費盡心力才救下弟弟,他這麼小就知道對自己好,可見是個知恩圖報的。
“姐姐不餓,小川吃。”孫小晴搖搖頭,將糕點還給孫川。
後者不過是個懵懂稚子,根本不懂推讓的套路,聞言便張開小嘴一口將紅豆糕吃掉,開心地蹦蹦跳跳。
看著弟弟活潑可愛的身影,完全沒有收到那些事的影響,孫小晴心中一動,欣慰極了,目光朝隴西看去,那邊是她的家鄉,也是淪陷入公車子叔手裏的第一塊土地……
當年公車子叔兵臨城下,隴西許多名門望族審時度勢,紛紛投效公叔子車,遷往公叔子車治下,隻可惜,當時身為隴西父母官的族中三房叔伯卻是愚忠之人,遵從忠義,力阻族人遷徙,並以除族相威脅。
嗬,孫小晴知道三叔伯的心思,他想用全族之人為他青史留名出力,若是僥幸得到公叔子車的欣賞,那麼他便可以從此平步青雲,名聲和利益都想要,何其貪婪!何其愚蠢!
心知肚明三叔的小算盤,大哥雖極力反對他,奈何當時尚在病中,又礙於輩分,人微言輕,故而隻得留在隴西與剩下的幾個長輩一起出力守城。
之後……孫小晴想起那些殘酷的畫麵,那些掛在牆頭上的屍首,都是自己的親人,何其心痛,卻隻能哀悼他們的不幸,除了帶著僅剩的親人逃跑,她根本沒有任何選擇。
人啊,是有階級的,就連仇恨都分階級。
有的人,即便知道是因為他,你的全族幾乎死於非命,卻無法恨他,因為在他麵前,你渺小的猶如螻蟻,就連恨他,都沒有資格!
等到公叔子車不費吹灰之力占據隴西,又乘風破竹力卷半壁江山,昔日那些嘲笑他是書生造反十年不成的人都傻了,那些看不起他做過郎中,是下九流的人都蒙了,那些選擇站在朝廷一邊的人都有了滅頂之災。
公叔子車治軍雖嚴,不許兵將在攻城之後擾民濫殺,然而如孫氏這樣,早在負隅頑抗隻是就被視作亂臣賊子,遇到這樣的人,怎會有人管束?
孫小晴萬萬沒想到的是,隴西城門上的屍首隻是噩夢的開始,後來他們一路北逃,惶惶然猶如喪家之犬,除開少數逃離的零星族人東躲西藏,其餘族人盡數關入大牢,日日押至礦山做活,嫂嫂姐妹們許多因容貌被侮辱,為保全名節憤憤自盡。
唯有自己,被娘以命相博才保全性命,娘臨死前唯一的一句話就是讓她好好活著,保護弟弟直到成人,孫小晴深深地記住了這句話,她把它記到了心中,並將一生謹記!
來到京城,孫小晴也沒有放鬆警惕,天下未定,自己尚不知以後誰家會被清算罪狀,而早早已經投靠了公叔子車的李家,這樣的人家,無疑是最安全最穩固的,何況李家根基淺薄,李家的女眷以前見都未見過她們,在李家能不必那麼小心翼翼地掩飾身份,往後若真被發現了在另想生路,不敢怎麼說,在李家做繡娘掙點生計銀子好歹是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