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宮曆,前98年。
秘密基地,兩個小乞丐癱在地上不停地喘氣。
若是往常,兩人定然是在一起偷偷地數錢藏錢。這會兒卻沒那個心情。
“小五哥,你說他是不是神仙?神仙才能從天上掉下來!”小點的乞丐一臉肯定。
“這個我也不知道,聽說書的老頭說這世上最厲害的大宗師們,可以騰躍十丈,飛簷走壁不在話下,說不定練得更厲害了就能飛!”
“還是小五哥知道的多。”
“那是當然。先喂他點水,救醒他再說,到時候不管他是不是神仙,總歸是個有本事的,咱們就拜師學本事!”
“嗯嗯,我聽小五哥的。小五哥,你看他的樣子好奇怪,衣服露著胳膊,腿上也就一層布,而且布料摸上去滑滑的,身上摸著也滑滑的,臉這麼嫩,一看就是富貴人家的公子。”
“別管這麼多,先掏摸一下他身上有沒有東西。不然等他醒了就不好動手了。”
翻了半天,發現什麼都沒有,這怪人下身的衣服像口袋的兜兜裏,比他倆的臉都幹淨。然後就出門找水去了。
兩人渾然沒注意躺著的人有了動靜。呃,至少眼皮動了動,似乎是努力地想睜開,卻沒成功。
然後一轉頭又昏死過去。
夜晚,雷雨過後,陰雲仍未散去。
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輕飄飄地過來個人,停在兩個小乞丐白天躲藏過的地方。
搜尋一番,似乎沒找到什麼線索,又轉向另一個方向離開。
似慢實快,一步一閃,三五米過去,如同縮地成寸一般。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若是在鄉下農莊,傍晚時候應該是雞飛狗跳的,村頭村尾都是喊孩子回家吃飯的聲音。村子裏要有一顆老樹,樹下坐幾個老丈,趁著農忙後晚飯前,坐在一起說說十裏八鄉的稀罕事,誰家孩子該娶親了,誰家姑娘長的最俊,誰家少年郎入了道宮光宗耀祖等等。
可在陪都的西街,卻是另外一番情景。
話說當年,道宮立洛城為京都,於城外二十裏處建一座新城,直接取名陪都。
幾年下來,民生恢複,且大批權貴商家陸續從道宮起源地郢都,搬到京都。
京都迅速地繁榮起來,寸土寸金,物價上漲,生活不易,許多來京都謀求前途的人,就在陪都落了腳。
西街是陪都的“窮人區”,基本上這些年來這邊討生活的老百姓最初都是在這邊。說是街,其實有整個西城區的四分之一大,因為這部分城區有一條很大的街市得名。
楊平安坐著馬車晃晃悠悠地來到西街時,太陽還在天邊掛著。
一排排尋常人家小院,錯落有致,炊煙升起,在空中彙聚,形成一團氤氳的煙氣。
老人坐在門前抽著煙槍,稚童聚在一起玩些遊戲。
楊平安掀開門簾,看了一眼,癟癟嘴,心道,幼稚!
然後整整衣服,招呼伴當停車,也不下去。踩著車轅,雙手叉腰,深吸氣,大喊一聲:“集合!”
正遊戲的一群小夥伴,下意識地都停了下來,看向身後。
停頓了一下,歡呼起來,“呀,平安哥來了!”
“啊,平安來了!”
一窩蜂地湧向馬車。
“停……”
楊平安蹦下來,雙手連擺。
“安靜,安靜!”
“保持隊形!”
一群小孩子,呼地停下,左看看右看看,竟是一個個地排成方隊。先是站出來一個領頭的,然後依次站好。
楊平安點了點,十三個,不夠!
“二丫,鐵錘,狗蛋,你們仨去叫人。剩下的來幫忙,分好組,別亂!”
“好嘞!”
剩下的幾個孩子七手八腳地從車上把食盒、糖盒拿下來,整整齊齊地排成一排,也不偷吃,個個眼巴巴地看著。
楊平安不管他們,自顧自地拍拍衣袖,往街裏走,隨聲向人問好,“張爺爺好,”“陳叔叔好,”“趙嬸嬸好,”“。
街頭巷尾的熟人長輩也都是清一色的回答,“喲,平安來了,可用過飯了?進來吃些。”
繞著走了一圈,回到街頭,剛剛的孩童隊伍已經擴大了不少。
點一點,三十,嗯,夠了。
“咳咳,大家都到齊了,現在,告訴我,我們是什麼?”楊平安大手一揮,麵色嚴肅。
“陪都西街童子隊一大隊!”
“我們的目標是什麼?”
“成立二大隊!”
嗯嗯,楊平安十分滿意,裝模作樣地咳了兩聲,“那個,今天有件大喜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