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人情味(四)
道宮曆前97年,楚國丹陽城,司命廟。
楊平和老廟祝坐在大殿後麵靜室談玄。
“小友見識廣博,世所罕見,吾在此地住持數十年,南來北往的信徒時時帶來消息,亦從未聽說過東極大海之上有大洲,另有人種文明,世界之大真是無奇不有!”
“老師謬讚了”楊平身靜坐不動,上身微欠。其實他也不知道這個世界的大海上還有沒有另外的陸地文明,甚至連大海也隻是傳說。
但是談玄嘛,都懂得。
楊平安從大靖洛城逃出來時,雖然有說有笑,宛如常人,但對於精神修養有成之人,他一身的絕望和死氣沉沉宛如夜裏明燈,再清晰不過。
比如當初源齊住持,之所以指路,就有一部分,希望旅途行程異國風貌能激活喚醒他的意思,隻是楊平不知罷了。
倒也不一定非來楚國,順路而已。
現在的老廟祝同樣能感受到這種氣息。初遇之時,他還驚異於一個年輕人身上為何會有如此重的死氣和絕望氣息,偏偏這人還毫無自覺。
不想接下來就見他日日來上香,還一日一個變化。老廟祝都禁不住懷疑是不是司命大神真的顯靈了,特意點化於他。
現在的楊平身上生氣活潑潑似孩童,再加上原本氣血強大,體質非常,神感靈異,在廟祝看來就是最好的下一代司命廟住持。
老廟祝因此待楊平十分親善,甚至起了收徒的念頭。可惜楊平是道士,不為巫祝。虧得那幾個弟子不知道師傅起了別心,不然可就不是僅僅抱怨楊平摳門不供奉的事了。
楊平問,是否真的有司命之神?
也虧得老廟祝修養深厚,不然非得把楊平打出去不可。在神殿裏問有沒有神,這是瀆神。
“你信神祗麼?信則有,不信,則無。”老廟祝回答的也妙。
神在不在,不需你去想,你信不信,神也不會在意。
楊平不太懂。
老廟祝不解釋,遇見了是緣是因。可惜有緣無份,有因無果。
他抄了兩份祝詞,《大司命》、《少司命》,準備送給楊平。
這時候老廟祝才知道楊平不識字,半晌也不知道說什麼好,這麼多天海闊天空地一起吹的爽快,感情對方是個不識字的白丁。
老廟祝異常地糾結,問清楊平還會在丹陽城再呆一段時間,就打算幫楊平掃掃盲。
楊平記憶已經回溯到七八歲時候,說話做事頗有幾分赤子之心的味道,當即答應,總算解決這件難住了他很久的問題。
雖然各國文字多有差別,但到底還是有相仿之處,學精一國語言文字,就能粗通各國文字。
其實楊平也不是一個字不識,偶爾連蒙帶猜總能認出幾個。拿著兩篇祝詞,與記憶中的相對應,很快就記住全篇的文字。
當年天朝國漫秦時明月一出,不知道多少宅男腐女迷戀其中靚女型男,楊平是少司命的忠實擁躉,《楚辭·少司命》和《楚辭·大司命》就是那時候記下的。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兩個世界的神名禱文都相同,但何必去計較,又沒有能力去查詢。
學文識字之餘,楊平又從廟祝這學了門存思祭神的法門,不過他沒有觀想神靈,他存思觀想的是自己。
隻是一時半會兒看不出效果,就當練著玩了。
#######
快樂的時間總是流失的特別快,讓人捉不住蹤影。
臘八過去,次日,楊平喊上陳小胖,跟著母親去看約好的出租門麵。
嗬,一看嚇一跳,難怪租不出去,這小的別致不說,藏的也挺深的,出了前麵院子要繞一個大圈,拐進小巷深處去,才有一個小小的房屋。
一道門,一扇窗,與前麵院子不通。打開門進去,破舊的也可以,還堆著些雜物,真不知道當初是用來做什麼的。
竟然還有這樣一個小屋留著,沒有拆。
算算距離,從幼院走到這裏也得二十分鍾,不算很遠,就是不太好找。
不過,有總比沒有強,於是楊平安再次施展賣萌大法,哄妥了兩位長輩。就琢磨整修房子的事,這個他不太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