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章修行無止境
修行,修行,練功,練功。
當世有大學問者,把人生比作一場修行,生來老去,了悟天地。
從無知無識,到牙牙學語,再到束發就學,成家立業,直至堂前膝下滿兒孫,其中千回百轉,起起伏伏,多少喜怒悲歡,多少愛恨情仇,對於其來說,都是人生這場修行的資糧。
用道門的話說,這等人世間學文通達之人,已是性光圓滿,可惜時間無仙神,不然這等人物,也該封神成聖。
鑒於此,道門才有性命雙修之說,性功為神,命功養身。
以前習武之人有一句話叫,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對於道門修行者來說,就是修性不修命,修行第一病。
好在道門中少有單修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如今的道宮是先修命後修性。而像蠻族的巫覡和戰士,卻是類似於隻修其一。
不管能不能達到修性一步,命功延壽這一項,就足以讓道宮發展壯大了。
對於小隊中的三人,酒道人不用說,絕對是性命雙修皆有所成的大拿,管狐兒平平穩穩,命功初有所成,楊平安卻是比較特殊的那個。
他修行的路子奇的很,新不新舊不舊,兩邊皆沾且性功有成。
對於低境界的人來說,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怎麼做,能做到什麼程度,且能夠依照本心踐行所思所想,就可以說就是性功有成了。
雖然不知道該說法對於靈獸實用不實用,楊平安卻是已經在使用這個標準訓練白虎了。
自從那天被禁身咒嚇壞之後,楊平安就開始強行鍛煉白虎的膽量,一個小小的篷船,成了訓練場,也是不容易。
蒙住眼睛,或者堵住耳朵,蒙住鼻子嘴巴,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封閉白虎的感官,然後由楊平安釋放殺氣,刺激感知失衡的白虎。
為此,楊平安沒少翻找記憶,以冥思之法體會戰場殺氣,以至於雙眼都變得微微發紅,消不下去。
不過,說到底,也是白虎年齡太小,“見識淺薄”,如管狐兒,在酒道人和楊平安的多重訓練下,都已經鍛煉出一個大心髒了,雖然原來也不小。
出了夫差城,於大江之上,管狐兒開始了他的創新之路,在酒道人和楊平安的共同見證下,管狐兒的第一次嚐試慘遭失敗。
他的構想和實驗持續了將近十天,期間跟師傅和師弟詳細解釋過,聽起來很有道理,根據長老院的消息,五行學說確實可行,雖然還不夠完善。
講句很時髦的話,管狐兒的構想在五行功法研究上已經是處於先進水平了。
說起這個就得考慮元氣的由來,即便是在道宮之內也有很多爭執,有的說是天地自生,正是混元如一,太一之境;還有的說是源自太陰太陽,陰陽化生,交織萬物生氣而成。
除了這兩個主流說法外,目前還有五行元氣的說法比較流行。元氣本天成,五行後化生,天下間無不帶屬性之物,且少有純粹之物,即便是草木,也是木中有火,木中存水。
其他還有諸多猜測,可能性不可知,如元氣皆自天外來。
管狐兒覺得既然元起可分五行,人有五髒,水主腎,於大地水脈之上,豈不是有源源不絕磅礴的水之元氣可供吸納?
再以水長木,促發生機,木再生火,壯大氣血精氣,火生土,土中藏金,如春發夏長,秋收冬藏,如此循環往複,天地自成。
這樣可比,行功催動五髒蠕動,被動吸收元氣高明多了,如同五髒有神,自動修煉,按照管狐兒的說法,如果他的設想能夠實現,修到大成之時,體內五髒可成神,主五方元界。
人身本為後天造化,說不定能借此返還先天,成就仙人不在話下。
楊平安初時一聽,大為驚訝,跟師傅討論了一下,該設想的前半部分還真有可能,後邊的就當是師兄囈語,純粹是神話故事看多了。
酒道人和楊平安各有修行任務,於是實驗的內容就交給管狐兒去做,反正本來也是他的事情,他們則負責出觀察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