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快,跑起來!”
河岸邊再一次沸騰起來。
數艘運兵船停泊在一個略顯粗糙的碼頭內,隨著號子聲響起,木板從船上伸出搭靠在岸邊,一個個身著軍服的身影出現在甲板上。
每艘船上躍出幾道矯健的身影,穿著輕甲,武器在身,騰躍之時卻是完全不受影響的樣子。
隨之而來的就是大聲的呼喝和命令。
這些身著輕甲的士兵卻都是有了官身的道士,修為也都是入了門的。
“各個小隊長出列!”
“到!”
原本略顯混亂的士兵行伍中應聲出來幾個人,胸前的佩帶著的銘牌表明了他們隊長的身份。
一隊十人,幾句話的功夫就點完名確認完畢。
五隊一衛,立有尉官,十衛一屯,立屯長,隊長報告後,再由尉官向上報給屯長。
這一次因為除了運送士兵外還有不少物資,所以一艘運兵船上,也就是一屯五百人。
當初,道宮為了往望海城運兵,可是研究了不少類型的大型船隻,在完全拋棄戰鬥力的情況下,增加士兵運輸能力。
幾年前,酒道人帶著楊平安與管狐兒南下望海城的時候就曾遇到過這樣的運兵船,而且質量很是不錯,能扛得住暴風雨的襲擊。
不過,虧得那是運送的都是經過殺場的精兵悍將,能熬得住這麼多人擁擠地在船上待上十天半個月的,所以經多方麵考慮,還是減少了每艘船的實載人數。
這樣也算是降低了一些製造運兵船的難度。
這一批來到前線的士兵中,有一批的年齡明顯偏小,而且道士的比例偏高。
他們在最後一艘船上,待前麵幾艘船的人員士兵逐批集合完畢帶走之後,他們才開始準備下船。
很明顯,這些道士裏的“少爺兵”的軍事素質比起剛剛的普通士兵差了不止一籌,在船上憋了十多天,這時候急著下船就有點忽視紀律了。
低聲耳語的,四處觀望的,還有下了船伸懶腰活動胳膊腿的。
屯長也是一下了船在剛騰出來的校場上站著,一般來說不是戰場之上,尉官屯長著輕甲就行,這位主卻是一身的重鎧,甚至麵甲還放下來,雙手按劍而立。
可能領頭人氣場太強,散發的寒氣足夠震懾,鬆散的士兵慢慢地自覺收攏隊伍,各自歸隊站好,也沒再有歪歪扭扭的了。
碼頭上駐守的士兵,自去搬運船上的物資,重鎧屯長擺擺手,自然有去交接物資的監軍,旁的隊伍,也沒什麼心情在這裏看熱鬧,旅途勞累,還是趕緊去臨時駐地才好。
雖然看別人被訓很爽,一不小心牽連到自己身上就不好了。
半晌,眼看這一次“殺威棒”起到了效果,重鎧屯長才算開口,整隊帶走。
這些少爺兵,基本上都是修行入了門的,部分已經入道修為,所以站這麼一小會兒,完全起不到任何的懲罰作用,純粹是殺殺他們的心氣兒。
畢竟,從踏出船艙邁步上岸的這一刻起,就已經是到了南疆了。
南疆!
碼頭駐兵是有營地的,一個小型的堡壘,在天落黑的時候就緊閉大門,非緊急軍情則門不開,任何人不能進入,違者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