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九州(2)(1 / 2)

沒人是笨蛋,論及聰明悟性,個別幾個完全可以媲美甚至是超過楊平安,不然也不至於被選做道宮種子。

唯一的區別就是,楊平安有著他們加起來也比不過的深厚底蘊的積累,這也是他們在可見的時間內無法追及的現實差距。

所以,哪怕楊平安藏匿了很多的細節沒有講,這些人依然能從其中推斷出很多很多的東西,哪怕是冰山一角,也足以震撼心魂。

在道宮,他們的權限還是比較高的,能看到很多的秘不示人的記錄,有些保密度稍低的,他們多多少少都瀏覽過。畢竟,稀奇事,又有哪個少年不愛看。

其他不說,單單封神一事,就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對於這一方天地的情況,就算原來不清楚,在此地這麼久,也摸得一清二楚了,對於當初看到的那些零零散散的東西就有了新的看法。

比如,境界的問題。

從道門有記載以來,總會有那麼幾個天縱之資的人站在人間的巔峰,率領族人與異族搏殺,開拓領地,打下族人繁衍生息的根基。

這些人,有的是找不到繼續向前的路,有的卻是被一層天花板死死地壓在下麵。

他們留下的蛛絲馬跡,隻言片語,就被後人一點點整理總結起來,卻沒有多少人能理解其中的意義,直到現在。

待清平重建了道門的世界觀,立於山巔的修士們,才懂得,原來,這是世界的界限,或者說,容量。

而且也知道了,原來,這個天花板是可以抬高的。

從宗師到大宗師,從大宗師到人仙。

那麼,在遙遠的將來,是不是隻出現於故事和經論的神鬼妖魔也會現世?

而且,要說妖,白虎和巨鷹,豈不就是近乎於妖了,或者說是靈獸?在蠻疆,有幸看到過白虎大貓和巨鷹白雲的蠻族,無不頂禮膜拜,被敬為山君山神和上蒼的使者。

所以,若立仙庭,祭天封神,仙庭在何處,仙庭誰為主?祭拜的是何天?封的又是什麼神?

想必不是紙麵上的統合神係,封正祭祀那麼簡單。

真是不容細思,令人戰栗的真相。

上蒼既立,幽冥又怎能混混沌沌?

三界法,第一界便是幽冥!

默念清心咒,諸般念想清靜,一個人兩個人,到最後,幹脆所有人齊誦《常清靜經》,平複煩擾的念頭。

楊平安直接入定,意識歸於識海。

他的問題可比別人大多了,旁的是道心受了刺激,他卻是性命交關。

兩年有餘,當初識海有礙,他隱約覺得有問題,順應天心感應,前來此地。

原本境界不夠,哪怕知道有問題,也無力搞清楚問題在哪裏。

至此時,早已摸清楚是何種要命的東西。

卻也無話可說,自己種的禍殃,隻能自己解決,連個甩鍋的可能都沒有,而且一個不小心,絕對是身死道消的結局。

封印裏的東西,雖然是因自己而成,到如今已經不屬於自己,還要讓自己處於一種知又不知的狀態,以免生出感應,往鬼門關多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