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點頭道:“鄒公公,去把尚書令,中書令,門下令請來。”李義想要發布聖旨,修改律令,還需通過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的擬定,修改與發布,律令才能生效。
短短時間,尚書令賈仁,中書令孔真以及門下令郭書便趕到禦書房。
李義也不廢話,直接道:“三位愛卿,如今國庫空虛,朕準備采納太師之言,收回鐵礦以及鹽的經營權,而且準備立法,私販鐵礦,鹽者,斬立決!”
孔真看的吳華與李陽皓都在,自然心理明白,當即道:“臣無異議。”
不過尚書令賈仁與門下令郭書卻急忙進諫道:“皇上此事萬萬不可!還請皇上三思。”
李義冷眼道:“有何不可?”
尚書令賈仁道:“如今國泰民安,大唐百姓多富裕,如若收回鐵礦,鹽的販賣權,那麼便會遏製大唐經濟的飛速發展。”
門下令郭書讚同道:“沒錯皇上,萬萬不可。”
一旁的李陽皓卻冷冷一笑道:“朝廷國庫竟比不上一方商賈,賈尚書,郭門下,你們倒不怕出什麼亂子。奧,我倒忘了賈尚書家中卻是販賣鹽的大商賈,郭門下那親戚也是通過郭門下,然後得了那礦山開采的權利,然後成為一方商賈。難怪賈尚書與郭門下都不同意呢。”
賈仁立馬辯解道:“皇上,臣之心天地可鑒。此舉雖然可以充盈國庫,但是對百姓不利,到最後會行成國強但民窮的局麵,皇上乃仁義之君,豈能使百姓受難?百姓於水生火熱之中,必定揭竿而起啊。”
孔真急忙道:“皇上,此舉可行,國強乃根本,如今各地富甲一方,朝廷對他們的威懾力逐漸減弱,更有甚者於是大唐法律,這是國亂的訊號。皇上要鞏固政權,朝廷的威懾力一定要能震懾四方。”
郭書卻反駁道:“皇上,如今大唐經濟發展,是國崛起的的征兆。怎麼能遏製經濟的發展,如此一來,大唐根本沒有能力開戰。”
大唐三令爭執,不過隻有孔真支持,其餘兩令郭書與賈仁,卻是極力反對。
吳華在一旁看著三人爭執,卻是一笑道:“尚書令,門下令,你們難道不覺得你們有些假公濟私?”
賈仁頓時把看向吳華道:“唐監使何出此言。我等皆是為大唐肝腦塗地,怎會假公濟私!”
吳華走到兩人麵前,目光看著兩人道:“大唐國庫空虛,我倒聽說兩位大人家財萬貫,不知道兩位大人對大唐如此衷心,是不是要慷慨解囊,充盈一下大唐國庫呢?也不要多少,紋銀五百萬兩即可。”
紋銀五百萬兩,這可比大唐國庫的紋銀多五倍,吳華倒是不怕獅子大開口。
郭書頓時道:“唐監使,你這是明搶不成?”
吳華笑道:“不不不,我且問你,大唐土地是不是屬於朝廷。”
郭書道:“大唐土地自然是屬於大唐朝廷。”
吳華又道:“那土地中的產物,鐵礦,鹽是不是屬於朝廷?”
郭書否認道:“雖然屬於朝廷,但是朝廷已經開放鐵礦與鹽的交易權……”
吳華忽然怒嗬道“問你是與不是,廢什麼話!”
郭書被吳華一嚇,頓時小聲道:“是。”
吳華頓時道:“既然是,大唐既然能開放鐵礦,鹽的權利,現在要收回來為什麼不行!還是郭門下你假公濟私,為了中飽私囊,連皇上的旨意也不聽了!”
“這……”郭書頓時一陣無言。
李義聽此,頓時也是冷麵道:“賈尚書,郭門下,朕意已決。鐵礦與鹽一定要由朝廷控製,不過既然要收回鐵礦和鹽,不知道賈尚書和郭門下是不是該做做表率?把手中的礦山及鹽田交給朝廷呢?”
吳華笑著看著賈仁與郭書,而兩人卻有一種被算計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