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方美學中尋找研發的意義
商道
作者:丁一
伽藍首席科學家陳明華注意到,關注長期功效,關注調養的東方文化和東方美學,這種理念正在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接受。
陳明華眼中的東方美學與東方文化
這是離鄉20年後,陳明華博士在中國度過的第一個冬天。
6個月前,他離開服務了15年的一家跨國日用消費品巨頭位於神戶的亞太研發總部的辦公室,作為首席科學家加入伽藍研發中心。“科學家的理想,無非是能夠通過自己的科研,來影響更多的消費者,為更多的消費者帶來價值”,陳明華說。
·生活著的東方美學
伽藍研發中心附近的街區,有很多高大的法國梧桐和瘦長的銀杏樹,冬天的風吹過,葉子落在地上鋪展開來,像一幅帶走鄉愁的風景畫。園區外麵的麵館、飯店總是那麼有人氣,一缽一飯,庸常卻熱烈。
“吃、穿、帶孩子,中國人,或者更大範圍地看,東方人,有著他們獨特的對生活的理解。”在陳明華看來,這就是生活著的東方美學,其中蘊藏的是理念,是“自然、健康、可持續”。
15年的行業經驗,讓陳明華深刻感受到,東方文化、東方美學,對於以“美”作為普適價值觀的本土化妝品品牌而言,有著非凡的意義。
“誰承載和需要東方美學?”2010年,在一次回鄉探親中,陳明華第一次與伽藍集團董事長鄭春影會麵,“消費者”,鄭春影肯定地給出了他的答案。
“以消費者為不變原點,一切從消費者出發,再回到消費者”,鄭春影為其闡述了伽藍集團的價值理念。這意味著,消費者是伽藍集團從研發到生產到銷售整個價值鏈條上最重要的目標。
陳明華承認,在自己過往的研究經曆中,跨國化妝品巨頭的價值取向,也是從消費者出發的,但自己卻被鄭春影的描述所擊中,原因再簡單不過,這些消費者就在眼前,這個市場就在眼前,這家公司,並沒有把時髦而熱鬧的歐美概念當作自己的“包裝”,而是有勇氣將被濫用和誤用的“東方概念”重新拾起,深入探究。
“養”出來的東方文化
當營銷和渠道的開發到達了頂點之後,才會將視線投入到研發,寄希望於通過研發的創新來實現新的增長,這是一般公司的研發邏輯。
而鄭春影卻拒絕跳入舊的窠臼。若僅僅關注眼前的目標,且不用說基業長青,就單是看十年成就化妝品隱形冠軍的目標,也難實現。
“管理者,需要考慮的是客戶的需求和動機”,鄭春影讚同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的觀點。他確信,從東方文化和東方美學中“萃取”出來的“精華”,就是企業與消費者之間一致的價值取向,也是滿足消費者需求的依據。
“快速美白這個概念,在某種程度上,是違背科學家的執業原則的。”陳明華說,當某些品牌極力宣揚七天美白、24小時美白時,與“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理念並無二致。
他肯定地說,與其讓消費者被各種複雜的概念左右,不如把理性交還給消費者,回到消費者最本質的需求上去,提供對應的產品來滿足消費者最本質的需求。
企業一旦選擇了這條路徑,就意味著需要一個漫長的周期,也就進入了一個“養”的過程。“營銷與賺錢不是目標,滿足消費者才是目標。當你滿足了消費者,消費者會自動追隨你。”鄭春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