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史密斯特遣隊
1950年6月30日晚上10點半,在日本九州島熊本附近的美軍軍營裏,查爾斯·B·(布拉德)·史密斯中校(西點軍校1939級畢業生,34歲)正在溫暖的被窩中酣睡,妻子輕輕的呼喚聲將其叫醒,來電話的是他的上司理查德·W·斯蒂芬斯上校,第24師第21團步兵團團長。斯蒂芬斯上校急切地告訴史密斯:“內幕已經揭開,穿上衣服,到指揮所報到。”
此前的東京,美國遠東軍總司令麥克阿瑟麵對朝鮮人民軍咄咄逼人的攻勢,確定的作戰方針是,“首先阻止朝鮮軍隊的南進,然後在仁川附近登陸,切斷其補給線,南北策應,一舉將其擊破”。為此,麥師首先使用駐屯日本九州的美第24師在韓國擔負“阻止朝鮮軍隊南進和設置轉入反攻所需基地”的任務,並命令其參謀長阿爾蒙德少將研究登陸作戰計劃。第24師是駐日美軍4個師中實力最弱的,首先使用的理由是九州離朝鮮半島最近,符合就近用兵的原則。但是,九州是日本最南端的島嶼,離東京最遠,是各種補給的最末端。該師的一名軍官氣憤地說:“讓這支實力不足、裝備陳舊、訓練差勁的部隊去打仗,簡直令人傷心,甚至是犯罪行為。”24師34團有一位名叫拉裏 巴奈特的排長說:“星期天,當我們得知出征的消息時,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韓國在什麼地方?讓那些亞洲人自相殘殺去吧。”
7月1日淩晨4時,經過6個小時的準備,史密斯中校(營長)便和他指揮的第一營的部分人馬乘坐卡車,行進在通往日本板付空軍基地的道路上。據說,史密斯曾任過第25師作戰戰科長和美陸軍部情報參謀。到達板付空軍基地後,24師師長威廉·F·迪安將軍親自向史密斯交待:“你到達釜山後,就前往大田。我們要把朝鮮人阻擋在釜山以外盡可能遠的地方。……祝你好運。願上帝保佑你和你的戰士。”上午11時,6架C—54運輸機搭載美國陸軍步兵第24師21團1營,即史密斯特遣隊的443名官兵,攜帶槍支和全部野戰裝備穿過濃霧彌漫的空中,在韓國釜山機場落地,標誌著第一支美國戰鬥部隊踏上了朝鮮的土地。史密斯特遣隊當中大約在三分之一的軍官曾經參加過歐洲或太平洋作戰,二分之一的軍士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老兵,有75名士兵曾在戰場上見過敵人,按說戰鬥骨幹還不算少。到達釜山機場後,一名美軍軍事顧問調集了一些卡車把史密斯特遣隊送到了27公裏外的釜山市。晚上8點鍾,史密斯特遣隊開赴前方,看到美國大兵走向戰場,釜山街道兩邊歡呼的人群揮舞著旗幟和橫幅標語,甚至還有人高呼萬歲,韓國的幾支樂隊在火車站演奏為特遣隊壯行,好象還是日本曲子。當晚10時,裝載特遣隊的火車從釜山出發,前往大田。
7月2日,麥克阿瑟致電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如果可行,請速派一個陸戰隊團並配備相應的航空隊擔任戰術支援。因即將開始行動,陸戰團務必盡早趕到。”他還讚同空軍司令的要求,增加700架飛機,使空軍部隊達到戰時水平。參聯會批準了麥克阿瑟的要求,但是,飛機隻能滿足一半。2日上午8時,史密斯特遣隊抵達大田車站,晚上,史密斯特遣隊乘車進入了大田市西北的防禦要點——平澤和安城。平澤-安城位於漢城以南70公裏左右,平澤地處主幹公路和鐵路線上,北距烏山大約25公裏;安城位於平澤以東20公裏處,以此構成阻擊陣地。
史密斯特遣隊出發之後,美第24師後續部隊開始由日本的博多、佐世保、門司分批乘船向韓國釜山港輸送,爾後再逐次乘火車北上。7月3日上午10時30分,美步兵第24師師長兼駐韓美軍總司令威廉·迪安將軍乘飛機在大田著陸。
7月2日,朝鮮人民軍第7師占領朝鮮中部最大的要衝—原州。3日上午,經過兩天激戰,朝鮮人民軍第4師占領了漢城以南重鎮——永登浦。當日傍晚,朝鮮人民軍第6師占領漢城以西重要港口——仁川。而朝鮮人民軍第7師師長崔仁少將(八路軍出身)因部隊沒按預定計劃前進被罷免,由崔春國少將(八路軍出身)接替,同時,為扭轉氣氛,人民軍將部隊番號由第7師改稱為第12師,並向韓軍第6師發起攻擊。朝鮮人民軍第8師主力占領平昌,經堤川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