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死,就兩個字(1 / 3)

(一)兩字之差被抄了後路

大田是韓國忠清南道的道廳所在地。該市位於小白山脈的西麓,距漢城160公裏,距釜山200公裏,有5條公路通過該城,它是朝鮮中部的交通樞紐,政略戰略上的要衝。7月16日,黃昏時分,為防守大田,迪安師長命令在論山的第34團撤退到甲川一線,擔任大田的直接防禦,並把師偵察連配置到大田南麵的錦山擔任警戒,以防敵人包圍。命令第21團占領位於大田和沃川之間的第1隧道南北一線,負責掩護主力的退路並收容主力;命令第19團撤退到大田東南方40公裏的永同,進行整編,並負責掩護後方補給線。

7月17日,麥克阿瑟將軍將使用韓國軍隊的權力轉交給第8集團軍司令官沃克中將,由他統一指揮在朝鮮的所有陸軍部隊。同日,沃克的司令部升起了剛剛帶來的聯合國旗幟,表明了聯合國軍在朝鮮半島的存在,也是聯合國曆史上第一個前線國際軍事指揮機構,開創了先例。18日,早晨6時10分,美騎兵第1師第8、第5騎兵團在韓國迎日灣登陸。

為了守住大田,沃克中將親自飛抵大田機場與第24師迪安師長協商,告訴他“還需要爭取兩天時間,希望20日全天堅守大田”,以掩護剛剛登陸的騎兵第1師進入大田。迪安師長隨即調整防禦部署,把正在永同進行整編的19團中受損失不大的第2營和第13野戰炮兵營1個連調到大田,交由負責大田防禦的第34團團長查爾斯·比洽普上校指揮,同時,把由在錦山防守警戒線的師偵察連,也交給比洽普上校指揮。迪安師長的本意是錦山方向直接關係大田的安危,師偵察連就地服從團長比洽普上校指揮,便於戰鬥協調和保持防禦穩定。但是,下午,師下達給偵察連的命令卻寫道:“明晨,在大田歸第34團團長指揮”。是就地接受指揮?還是轉移接受指揮?不明確也不請示,兩字之差,給美第24師帶來了嚴重災難。

7月19日,早晨,美第24師偵察連撤離錦山開赴大田,這樣大田南側的失去了重要的警戒線。也就在這天早晨,朝鮮人民軍第3、第4師向大田周圍發動了進攻。首先6架“雅克”飛機攻擊了21團防守的沃川方向;人民軍第3師第5團向美34團的阿伊萊斯營B連的防禦陣地衝擊,雙方進行苦戰;人民軍炮兵同在大田機場的美軍炮兵開展了反炮兵戰,美軍炮兵被壓製住了。迪安將軍說:“敵人的炮擊,同過去在歐洲戰鬥的德國炮兵的射擊一樣,非常激烈”;人民軍第4師一部兵力向美34團另一防禦陣地衝擊,並擊潰了增援部隊,時達中午,人民軍部隊接近大田。留在大田的迪安將軍看到論山公路出現危機,便親自指揮美第19團第2營(麥克格萊爾營),將人民軍擊退到甲川西岸,並讓2營占領了甲川東岸的高地線。黃昏,阿伊萊斯營B連難以頂住人民軍第5團的攻擊,被迫突出包圍,撤退到大田轉為營預備隊;晚上,新上任的比洽普團長被迫命令第34團團部和炮兵轉移到大田。激戰一天的迪安師長疲憊不堪,帶著幾名助手離開指揮所,悄悄溜進一座被遺棄的屋子,也不介意糞肥、汙物與火藥混合散發出來的怪味,倒地就睡,也不抱怨臭蟲多少、條件好差了。

朝鮮資料介紹:遵照最高司令部的作戰方針,論山界線上的人民軍部隊從7月18日開始向大田南方向迂回挺進。他們背著彈藥、三晝夜的口糧和一兩發迫擊炮彈,穿過敵人的警戒線,越過崇山峻嶺,渡過大小河川,秘密地進行了兩天兩夜的急行軍。到大田附近的人民軍第18支隊(團),利用19日黑夜和20日黎明,隱蔽地潛入大田南部和東南部敵後,切斷敵人的退路。

當晚美軍在大田的防禦態勢是:第34團阿伊萊斯營守備京釜公路,以第19團麥克格萊爾營守備論山公路,以1個排的兵力守備清州公路,以師偵察連守備錦山公路(其實已無人防守),以預備隊第3營(蘭特隆營)占領飛機場東側高地。但是,就在這天晚上,朝鮮人民軍第4師第18團(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軍的回國的朝鮮人),利用美軍錦山公路無人防守的間隙和漏洞,隱蔽地潛入大田南部和東南部敵後,切斷了大田—錦山之間和大田—大邱之間的公路,另一支部隊插進了大田西郊地區。人民軍第3師在大坪裏渡過錦江,占領了儒城,打開了大田西北地區。這樣,乘美軍收縮和休息之機,朝鮮人民軍完成了對大田的包圍。

(二)美韓軍被打得滿城亂竄

7月19日,美國總統對全國發表廣播電視講話,聲稱共產主義企圖全力向全世界進行擴張,這是一種十分可怕的威脅,自由世界將無法繼續自由下去。宣布大量擴充美國軍隊並向國民警備隊、預備役軍人及個人發出動員令,準備大幹一場。參加過二戰及符合入伍條件的人員相繼征召入伍,加入戰爭行列。原美軍陸戰隊員泰德·威廉斯從布告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並收到了政府下達的重新入伍的通知書,他隻有聽命而去。當時的護士卡梅拉·赫克斯也應邀進入韓國,因為“戰場急需護士,這是我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