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鐵砧行動開始
1950年9月15日,聯合國軍開始了仁川登陸作戰,行動代號“鐵砧”。其兵力編成是:第7特混艦隊,由菲律賓號、巴裏福基號、拳師號三艘航母等261艘艦艇編成,除226艘美軍船隻外,還有韓國15艘、英國12艘、加拿大3艘、澳大利亞2艘、新西蘭2艘、法國1艘。登陸兵力美-25040人(其中韓國兵2780人);美第7步兵師-24845人(其中韓國兵8673人);第92、第96野戰炮兵營(155毫米榴彈炮);第50高射自動火器營;第56水陸兩用坦克和牽引車營;第19工兵營;第19工兵團戰鬥群;第2特種工兵旅;韓國海軍陸戰隊;韓國第7戰鬥群。美軍為了對仁川及附近海岸實施進攻和協同,對相關的海岸進行了顏色代號區分。
綠海岸——月尾島海岸。180米沙灘和石灘相間地段,由第5陸戰團第3營攻擊。
紅海岸——仁川的船塢地區海岸。地段約有300米,退潮時海灘看上去是粘狀、半流質的泥灘,其稠度“恰如凝固的巧克力軟糖,但味道卻大相徑庭”。堅固的灰石防浪堤高4.6米,由第5陸戰團攻擊。戰鬥目標是要奪取距海岸1000碼的暸望台和公墓山。公墓山位於登陸區的左側,高40米,據報告上麵部署3門大炮。陸戰團認為,要占領仁川,必須拿下這兩個製高點。
藍海岸——仁川城南側邊沿的泥沼地區海岸。一片半開闊的4100多米的泥灘,海堤高達4.3米。由第1陸戰團攻擊,其好處是,衝過泥灘後,漢城和仁川之間的鐵路和公路幹線距海岸僅1.5公裏,迅速攻占這些地方便可截斷敵人逃跑和增援的通道。
(二)突入“綠海岸”
9月15日淩晨2時,美軍19艘艦艇編隊在漆黑的夜暗中以單縱隊駛入了飛魚航道。3艘驅逐艦為先導,接著是4艘快速運輸艦、3艘火箭支援艇、3艘驅逐艦和4艘巡洋艦,最後為2艘驅逐艦。淩晨4時,美軍分配了冷早餐,菜單是煮雞蛋和玉米鹹牛肉罐頭。二戰的時美軍大規模登陸作戰前的早餐一定是厚的牛排,但這天的早餐卻是例外。淩晨5時,各艦分別到達指定位置,似乎包圍了月尾島。5時整,8架海盜式飛機從航空母艦起飛,開始對月尾島進行轟炸。突然,仁川港的朝鮮人民軍的海岸炮開始射擊了,美軍立即以突襲和艦炮射擊對其進行壓製。5時15分,重型巡洋艦的200毫米火炮以齊射為信號,全艦隊開始進行登陸支援射擊。
5時40分,美陸戰第5團第3營第一梯隊連和兩個坦克排的285人,開始換乘17艘車輛人員登陸艇和裝載9輛坦克的3艘登陸支援艦,並在母艦的下風頭開始作環形運動,進行海上編隊。6時15分,3艘火箭支援艇向海岸接近,並且展開了15分鍾的彈幕射擊。6時27分,17艘車輛人員登陸艇和裝載9輛坦克的3艘登陸支援艦分成兩個波次,其中第一波次8艘艇同時通過出發線向1600米的前方海岸直進。麥克阿瑟將軍在麥金萊山號的艦橋上親自督戰。麥金萊山號擴音器廣播說:“登陸部隊正在越過出發線”。
6時28分,艦炮射擊停止了。接著車輛人員登陸艇接近到距海岸百米以內期間,海盜式飛機以機槍掃射進行掩護。麥金萊山號擴音器廣播說:“登陸第一波距海岸92米,未遇到敵人火力”。“第一波次到達海岸,正在迅速向內陸前進”。 6時30分,第一波次登陸。準時突入綠海岸。6時35分,第二波次登陸。
6時45分,裝載坦克的登陸支援艦進行突入。艦首扇門一打開,坦克就從裏麵開了出來,向槍聲的方向前進。9輛坦克中有3輛裝有推土鏟,有3輛裝有火焰噴射器。月尾島上的抵抗是沒有組織的,但朝鮮人民軍依靠洞窟進行頑強抗擊,戰鬥意誌很堅強。美軍包圍了洞窟,讓隨軍翻譯向敵人喊著“不要無謂的抵抗了,投降就可以活命”。但是勸告投降沒有音信,人民軍的回答是扔過來更多的手榴彈。美軍采取以坦克推土機堵塞每個洞窟的入口,對修建在崖上和陡坡的洞窟,美軍就以噴火坦克一個一個地予以燒毀。采取先注入燃燒劑,然後點火方法,於是,火焰就爆發性地燃燒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