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軍黑人團
第38軍根據誌願軍總部的部署,決定於10月28日對熙川之敵發起進攻。但是,奔波在通往熙川道路上的38軍不要說跑,連走路都有邁不開步,一到夜間整個公路上全是北撤的老百姓和人民軍,到27日夜,他們離目的地還有60公裏,談何發起進攻。特別是27日下午,112師遇到了朝鮮人民軍一位軍官,碰巧,這位朝鮮同誌是112師的老兵,打過天津戰役,老戰友們在談話中稱熙川地區有美軍黑人團,這與誌願軍司令部通報的“有偽軍1個營”情況不一致。此時,38軍隻有第112師先頭團逼近熙川,因此,該軍迅速將情況報告誌願軍總部,並建議推遲攻擊熙川的時間,待第112師、第113師部隊全部進至指定位置,再發起進攻。
誌願軍總部接到電報後,電示第38軍:“現在熙川可能有一個團或沒有敵人。據雲美軍兩個黑人連隊,根本無此消息”,令第38軍“迅速占領熙川後,大膽迅速向球場、天水洞、石倉洞攻擊前進,戰機良好不可錯過”。實際上,美軍的黑人團是第25師24團,此次聯合國軍會師鴨綠江作戰黑人團就沒有參加第一線作戰。
當時,38軍考慮隻有一個先頭團接近熙川,首戰必勝無大把握,故當天未發起攻擊。29日17時,第38軍以第112師、第113師向熙川發起進攻,但此時駐熙川的韓國軍隊已於16時在飛機掩護下棄城南逃。第38軍遂以第112師、第113師沿清川江向球場、軍隅裏方向攻擊前進。
(二)格林之死
10月30日,第8集團軍左翼美第1軍繼續進攻。英27旅進至定州,在此停止了進攻,旅長考德提出換班。英27旅感到,為了實現與空降到肅川的空降部隊會合,10月21日從平壤出發以來該旅一直擔任前衛,日夜兼程不停息地突進和攻擊,因而體力和氣力已達到了極限。然而,就在這天夜裏,在定州鎮宿營的澳洲營營長格林中校,卻在朝鮮軍隊的無目標擾亂射擊中被打死。當時的日本《朝日新聞》以“澳洲軍司令官戰死”為標題,作了顯著的報道。至今,澳大利亞軍隊仍把格林作為英雄紀念。
考慮到英27旅的情緒,美第1軍命令第24師21團接替英27旅的前衛任務,通過定州鎮緊急西進。皎潔的明月照亮了寒徹的夜空,簡直就象晝間一樣可以實施進攻了,第21團就要贏得捷足先登新義州的榮譽,距離最終目標—新義州,隻剩下85公裏了。
10月31日,美第24師沿朝鮮西海岸道路向新義州急進的第21團第2營,2時左右在廓山西麵4公裏的高地一帶遭到了伏擊。7輛T—34坦克與10輛潘興式坦克進行了朝鮮戰爭中最大規模的坦克戰,在月光照耀下,炮聲在山中回響,橘紅色的彈道在空中交叉。由於美軍坦克的裝甲較厚,T—34的炮彈即使命中也會被彈開,而美軍坦克陸續將T—34擊毀了。天亮後,朝鮮軍隊丟下了5輛坦克、7門反坦克炮和50餘具屍體撤退了。乘著晨光趕來的美軍飛機擊毀了剩下的2輛T—34。
不過雙方總共才17輛坦克就成了朝鮮戰場之最。由此可見,朝鮮半島的地形是多麼不利於坦克戰鬥。天亮以後,美軍取得了完全勝利,2營營長佩雷茲中校被授予獎賞最高功績的特殊勳章。美24師的右翼第5團突入龜城之後,接著向新豐北進;由定州北進的24師第19團也在接近龜城,預定爾後向新義州推進。
(三)晴天霹靂的後撤令
11月1日,聯合國軍在西線進展順利。美第24師,沿西海岸道路突進的第21團第1營(史密斯中校),這天未遇到任何抵抗,正午時分推進到中江洞,距離新義州還有30公裏,傍晚就可到鴨綠江邊。勝利在望,就隻等擇日凱旋了。但在這時,與第1營同行的第21團史蒂文斯團長的電台車收到了緊急信號——“停止後待命”。美公開史料稱:“官兵們說,感到這個停止的命令猶如晴天霹靂一般”。1營史密斯營長命令構築陣地,轉為防禦態勢後待命。15時許,有約500人的朝鮮軍隊伴隨7輛坦克反擊過來,30分鍾後被擊退。根據地理位置判斷,中江洞的這場戰鬥可以說是美軍發生在距離中朝邊境最近的戰鬥,也是美軍在這場戰爭中西線最北麵的界限。史密斯營長就是4個月前戰爭開始時,最先被空運到韓國,在烏山進行初戰的那個營,也稱“史密斯特遣隊”。美公開史料稱:“這叫作奇緣。該營最先飛到朝鮮,而又成了最接近國境戰鬥的營”。不過,這次史密斯沒有成為“使me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