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登山前我渾身是病(1 / 1)

登山前我渾身是病

名人情緣

作者:王石

2008年5月,我在上海萬科演講的時候跟觀眾說:“從1994年到1997年間,我的心肌功能是什麼狀況呢?按照5分製計算,2分不及格,3分及格,4分良好,5分優秀,經過連續3年的體檢,結果表明我的心肌功能是0分。”

於是我開始登山,心肌功能慢慢從0分到3分,再到4分。從2001年到現在,我的心肌功能都是5分。

在去西藏登山之前,我的腰椎有個血管瘤,壓迫到左腿神經,晚上痛得吃止痛片都睡不著覺。醫生幾乎宣告我必須坐輪椅了,因為我隨時可能癱瘓。這件事促使我立即去了西藏。我幾乎“渾身是病”——我當兵打槍是用左眼,因為右眼視網膜嚴重脫落,視力差不多隻有0.2;我長期患鼻竇炎、中耳炎、偏頭痛、慢性氣管炎……很多人說我的身體真好,可以去登山。我就跟他們講,其實是因為登山,我的身體才變好的。

我登台灣玉山的時候,上到2800米時,累得想躺下,一抬頭看到冷杉長得茂盛,在逆光中呈現出難以言表的美感,頓時忘記了勞累。昆明登山協會的老總在登山時一路放著音樂,老歌新歌都有,有20世紀80年代的歌曲,還有一些輕音樂。隊員們興高采烈,感到這樣的旅途太美了,簡直是一種享受,一路走一路拍照。

到高山上,我盡量自己背一些力所能及的東西,不麻煩別人。我的主要行囊是專業相機,加起來有10千克重;還有一台電腦,差不多得4千克;再加上其他的換洗衣服、食品、水,大概有6千克的樣子。

這種負重練習是要經常做的。我必須定期做有氧運動,如果不做,心髒血液循環速度跟不上,突然去登山的話,可能有生命危險。多久做一次呢?至少20天要做一次,最好每半個月就負重走8~12小時,這樣才能保持較好的身體狀況。每隔兩個月,我就要登一座5000~6000米的山;每三四個月,我就要登一座7000米以上的山;每年,我至少要登一座8000米以上的山。鍛煉貴在堅持,要不斷保持這種狀態。

實際上,從蒼山山腳走到山頂,我身上穿的衣服已經濕透了。所以,上到山頂後,我需要更換一件幹淨的排汗衣。這是登雪山過程中保護自己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到了營地就換一件貼身的、幹燥的排汗衣。登山杖是非常重要的,在登山的過程中,我可以借助登山杖減緩雙腿的壓力。晚上營地非常冷,一定要戴上圍脖,保護脖子也很重要。

另外,我會戴一個頭燈,兩節七號電池可以用五六十個小時。手表不要戴得太緊,因為身體負壓就會膨脹,如果表鏈很緊,就會勒著手腕。

最後,登山時人的因素很重要,一定要有一位好的高山協作。高山協作起的作用有:一是向導,二是給你做後勤保障。所謂後勤保障,就是給你紮營地、做飯。高山協作還有助手,負責搭建向前路線中的路線繩,以保證你的安全。

對啦,營地的風很大,你離開帳篷的時候一定要記得“關門”,否則東西就會被風吹走。

編輯 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