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米飯並不雪白,而是帶有麻色。袁大師還以為這種米受潮了呢。但是嗅一嗅冒出來的熱氣,不但沒有黴味,相反還有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味。他用筷子撥拉一下,有糯米的流質,筷子粘一下,能拉成藕絲。這種米漲得圓鼓鼓的,有斑鳩蛋殼的麻點。袁大師紫膛色的臉,密紋皺褶繃得緊緊地,眼光直盯著韓寶來,意思不過如此,韓寶來把這種梯田種出來的米誇得神乎其神。不過是有點糯而已,米飯的顏色並不出眾。
韓寶來泰然自若:“老師,你先吃一口。”
袁大師在韓寶來的催促下,他趁熱用筷子挑了一小砣米飯,吹了吹放進嘴裏,略有一點熱,感覺很滑膩。袁大師咀嚼了一下,米漿像汁水一般四濺,還帶有一點沸熱,燙嘴呢,像是咬破了一個炙熱的魚卵、石榴籽什麼的。滿嘴米飯汁,香甜可口。
袁大師的助理蘇麻教授問:“寶來,這是米嗎?水果吧?”
韓寶來笑道:“這便是九嶷山梯田種出來的糧食。從來不需要噴殺農藥,也不需要管水。不怎麼使用化肥,大都使用的都是農家肥。主要是牛圈、豬圈底肥。我第一次吃,也頗感意外,怎麼會是這樣子的?我還以為是加多了水呢。可是,又感覺不是稀飯,每一粒飯又沒有破裂。你一口咬下去,有石榴籽的汁水,入口即化,還有一點糯米的黏牙。對不對?”
石玉華佯裝生氣:“韓寶來有這麼好的梯田米,你怎麼不跟老師說?你太自私了吧?”
劉秀芝場長維護市長:“寶來也是第一次來吃。以前都沒來過。”
“他沒來過?我告訴你,韓寶來屬狗的,哪裏有野味,哪裏有美食,他嗅覺靈著呢。全市的特產,沒有他沒有吃過的了。”石玉華嬌憨地瞪了韓寶來一眼,說得他一無是處。
杜芊芊嘻嘻笑著揭他的老底:“是啊,韓寶來要是出差在外麵一個禮拜,他渾身不得勁,像貓爪子撓身。一是沒——括弧,括弧裏的東西,你們填,美其名曰,民以食為天;二是沒——括弧,括弧裏的東西,可以填瑤王酒;三是沒——括弧,括弧裏可以填狐狸精、妖精。”
杜芊芊的話把大家逗樂了,韓寶來漲紅著臉:“你不說話,沒人當你是啞巴。我們說正話,沒看到袁老師眉頭緊鎖在思考問題。”
袁大師咂著嘴道:“寶來啊,我準備在這邊搞點,要參透這是怎麼一回事。簡直顛覆了我對大米的概念。原來大米可以這樣子的。”
“對,不用菜,就可以吃得有滋有味。完全征服了我的味蕾。”袁門大學士楊任也頗為讚賞。
韓寶來眉開眼笑:“大師兄,這還不是最好的。這種米,我叫做蟻蛋米,我準備成立蟻米集團。還有比這更好的呢。”
“寶來,你倒要說說,讓我們開開眼界。”
“明天,我們到江永去,江永第一香,是一種具有濃烈芳香的軟稻米,冠於江永七香之首。僅產於江永縣源口鄉富源村的48丘田內,是一種傳統特產,從唐代開始種植,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古時有‘江永好米、其香五裏’之說。這種香米稻,禾杆細長,高1.2~1.8米,稻穀呈象牙色,煮熟後,清香四溢,經久不散。香米飯不僅柔軟甘香,且營養豐富,是糧中珍品。香米自問世以來,被曆代封建王朝定為貢品。現在許多人仍沿用貢米這一名稱。”
石玉華羽睫眨巴著,撲蒙蒙地飛騰,一臉疑惑:“香水米?那會香成什麼樣子?桂花香,茉莉花香,還是菊花香?”
“是一種清香,芬芳的米香味。產量不高,七八百斤一畝。不過很受世人追捧,今年旅遊旺季,已經賣到五百塊一斤。真的。五百塊一斤,什麼概念?不信,看看天平國際網上的報價和熱銷情況。你就是同樣的種子,出了富源村,你種的香米就不怎麼香了。我已經組織成立了江永七香集團,七香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香米。”
韓寶來這樣說,連袁大師的助理蘇麻也信了:“可能我們推廣不了。這是本地的土壤,本地的氣候,風水出的特產。可能是水稻中的特例吧?”
袁大師麵有慍色:“我們來就是搞研究,沒有具體地研究,先別急著下結論。我們對這種水稻生存的環境,需要有進一步的取樣化驗。我們測試之後,對這種水稻的特質才會有定性的結論。”
石玉華妙目能說話:“那你們更多的還是普通稻田,也種不出蟻蛋米,或香米吧?”
韓寶來說道:“那是自然。我們從去年開始,已經在全市範圍內推廣無農藥種植,現在暫時還沒有取消化肥。對化肥也是控製使用。我們主要是通過冬田、種油菜或草籽,廣泛使用農家廄肥。因為很多成蟲寄生在田梗上,我們將進一步成片種植,取消田梗,或將田梗改成石砌水泥壩基。然後,推廣稻田養魚,魚可以吃掉水中的微生物。大量養殖麻鴨,麻鴨可以放在田野,也是滅害蟲的高手。加上放養青蛙。對蟲害控製在有效範圍。沼氣井的推廣,我們現在由試點,向全市鋪開。爭取我們的新農村,不再是糞坑滿村了,清潔新農村;沼氣井裏的有機物,便是最好的農家底肥。我們要向全世界宣布,我們生產的是無公害稻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