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寶來動作之快匪夷所思,馬上做出十個主菜來,方小舟再不讓韓寶來做菜了,他把韓寶來硬拉上桌,一臉肥嘟嘟的圓臉閃著油彩:“你看寶來兄弟,他真是做一行愛一行,愛一行專一行。他迷上了做菜,見到了湘菜師傅劉金湘,如見到了活佛,佩服得五體投地了,甘作他的學徒。我們沒這種感覺。”
張玉屏在倒紅酒,她層起眼瞼看了韓寶來一眼:“寶來做菜,一向是有口皆碑。他做菜,你感覺他懂得物性。萬物皆有性啊,他就要彰有食材獨特的本性。再加上獨步天下的獨創,那是花樣百出,完全可以征服你的味蕾。”
“好男人啊。”王春林歎息道,“到處盛傳寶來是千年華夏出一個。差不離。”
韓寶來再不為迷魂湯灌醉,他搔著頭皮說:“別人不知道我,幹爹還不知道我。我還不是喳喳叫的麻雀,拔了毛,沒幾兩的。”
方小舟眼珠子骨碌轉了一圈,找到了笑點:“唉呀,都一樣,麻雀子威風起來,他翻江攪海;它趴了窩,也就是那麼一隻小青蛙。”
“你俗不俗?”方小舟遭到周小蓓的吐槽,堂堂一個黨政幹部,嘴巴說話沒有一點把門子。
方小舟把男人逗樂了,女人隻能暗暗發笑。周小蓓主持場麵:“方小舟,你如果讓大家吃好喝好,你最好拿點什麼把嘴巴堵上。你說的話,真的是那種雞不啄、鴨不呷、狗不舔的招雨蚯蚓。”相傳,這種蚯蚓是滾地龍,下雨天,它就從地底下冒出來,這些平時愛吃蚯蚓的家禽從不啄食它。
韓寶來招呼長輩吃菜,他從鄉下學的習慣,老喜歡給人夾菜,當然他講一點衛生,不用自己的筷子,而是用湯匙,一圈分下來,一碗菜,他不分幹淨,他是不罷休的。最後,他自己吃一點品相很差的菜,不是雞骨頭,便是魚尾巴。城裏人沒有這窮講究,吃菜那是先下手為強,看好那一點,唯恐出手太慢,生怕成了別人的囊口之物。
“光盤行動,應該請韓寶來去做形象代言人。”周小蓓這話有一點譏諷,“你看,照這種吃法,哪個菜不光盤,是決不吃下一道菜的。”
韓寶來認真地說:“雖然這些食材不是我種不是我養,但我懂得農人稼穡艱難,懂得養一隻鴨出來不容易。佛家說,如人說食,終不能飽。為什麼不能飽?人的欲望是滿足不了的。食欲也是滿足不了的。我們一餐,粗茶淡飯也是一餐。啊,山珍海味,還不是一餐。食過三寸成何物?不過就是圖一飽。”
王春林驚歎道:“喲,寶來,你開悟了啊。沒想到你還有慧根啊。”
韓寶來一本正經地說:“我在緬甸研習佛經本來是應付一下,我假冒白龍王給人解簽。我不能給人問倒啊,於是我花了一周的時間研習我國的《周易》、《麻衣相法》、《金剛經》、《華愣經》等。萬沒想到,我白龍王解簽,轟動一方,讓人家的執總統吳登盛先生來朝聖拜香。”
“不會吧?我聽說,你暗中給人家施藥治病了吧?這才是你白龍王名聲廣播的主要原因吧?”周小蓓的話,讓韓寶來吃了一驚,她如何知之甚詳。
“別驚詫莫名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這麼淺顯的道理,難道像你這種開悟的白龍王不知道嗎?”周小蓓在韓寶來麵前總是顯得高明,韓寶來一凜,當時要與此君結為夫妻,他決不會在外麵拈花惹草,可能他的人生會是另一種樣子。不知道張阿姨算準了他的命,還是鬼使神差棒打鴛鴦。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話題越來越有政治氣氛。王春林說:“當年侵華倭軍司令岡村寧次說:隻有三個湖南人在,華夏是不能亡國滅種的。說明我們湖南人當年打出來的戰鬥力,讓倭軍聞風喪膽。我翻了曆史,項梁起義,當年就有一種論調,隻要楚國還有三戶在,滅暴秦必楚也。清代曾國藩將湘軍的威望推向了一個曆史的高度。解放後,湖南人還是在總攬政局,可是到了九十年代,湖南人似乎退出了政治舞台,到了二十一世紀,湖南人在華夏政壇鮮有棟梁之材。你們不覺得我們在座的精英有重塑湘軍威望的必要嗎?”
方小舟有自己的看法:“是不是時局動蕩出亂世英雄,楚湘人才輩出。治世之主,楚湘人就差那麼一點雄才大略?治世之臣,自古就出江浙嘛。”
王春林舉出湘楚的治世之臣:“縱觀曆史,湘楚人的雄才大略,也是人才輩出,不說共和國開國元勳。我們就從曆史上數起,我略舉幾個,屈原、賈誼、曾國藩、左宗棠、王夫之、周敦頤、魏源、何紹基、黃興、蔡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