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出了冀中平原,便順著黃河飛,由於山頭白雪皚皚,重重疊疊的山巒,銀妝素裹、寒氣籠罩,俯瞰蒼茫大地,呈現出連綿不斷的雪脊線。黃河凍上了,並不是銀白色,而是在冬陽下,閃著蜜蠟的光芒。進入漢中地區,還是茫茫雪野,到了隴西,到處是溝溝壑壑,隻有山脊線上有銀光閃動,像是覆蓋著層層鱗片。
韓寶來一直望著窗外,總理起初是閉目養神,顯然他常來陝甘寧,對這一帶的地形地貌,沒有一點新鮮感了。這片黃土高原包含了蘭州、定西、慶陽等諸多地方,溝壑縱橫、支離破碎,道路隻能在山脊上蜿蜒前行,黃河也從這裏穿過逶迤東去,劉家峽黃河大壩壯觀雄偉,看下麵冰川如鏡。黃河兩岸雖然地表上千溝萬壑,頂部卻是或大或小的平地,加上表土是千百年來積植留下的易耕種腐殖土,這裏很早就成了“沃野彌望”的良田。目之所及,蜿蜒連綿、層層堆疊。勢拔山嶽的隴山阻擋了東來的水汽,讓這裏獲得相對較多的降水,黃土高原居然沒了“黃土”,全然被濃濃的綠意覆蓋。
“寶來,要不然,讓飛機載我們好好看一看甘肅這塊寶地?”
“總理爺爺,我以為你睡著了。你隻是閉目養神?好啊。我原以為黃河是渾濁不堪的,沒想到這會子變清了。剛才是蜜蠟色,到這裏,卻是鏡子一般明淨。”
“是啊,我們現在進入了甘肅天水市清水縣境內。至此,映入我們眼簾的便是甘肅的第二個地理區域:隴南山地了。它大致包括渭水以南臨潭、迭部一線以東的山區,覆蓋隴南市以及天水市、甘南市的部分區域。在這裏秦嶺由東而來,岷山山脈由南而來,大山交彙、重巒疊嶂、山高穀深。今天這塊並不大的區域裏就有三個國家級、一個省級自然保護區、三個國家森林公園和兩個國家濕地公園。你瞧,這便是聞名於世的官鵝溝天池,一池清波如鏡、兩山相對成畫渾似人間仙境,隴南山地降雨充沛、植被豐富,發育出了諸多河流,美麗的白龍江在甘肅境內流淌了450公裏,是隴南的母親河,另一條重要的河流:西漢水曾將一對秦人情侶分隔兩岸,相思之情化作千古名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總理爺爺,你懂得真多。看來,我要惡補一下曆史地理才行,不至於鬧笑話。總理爺爺,在我眼裏就是溝溝壑壑,原來在你眼裏有這麼多學問啊。”
王學兵副總理說:“寶來,什麼叫活到老學到老,你要學的東西還多著呢。”
“怪不得說,行萬裏路,讀萬卷書。請爺爺不吝賜教,晚輩跟著掌眼了。”
“那我就倚老賣老,給你講一講課。”總理坐到韓寶來一處,對著窗外指點,“春秋戰國時代啊,這裏可是一片繁榮。當河流衝出大山,在河穀兩側以及山巒的平緩處滋養出茂盛的牧草,秦人在這裏可以飼養出良馬,良馬又可以裝備出一支強大的軍隊,再加上秦人長期與西戎爭戰,逐漸形成比中原地區戰鬥力更強的武裝力量。另一方麵,隴南山地還盛產食鹽,作為當時最重要的經濟資源,食鹽可以為秦國提供極大的財富。正是依靠隴南山地的哺育,秦人在其後的六百餘年間,逐漸擴大領地,直至掃滅六合,建立中國第一個中央集權製王朝:秦。秦建立了中華帝國的雛形,而繼承秦朝疆域的漢卻一直麵臨西北強鄰匈奴的騷擾。經過幾代帝王的韜光養晦,實力漸強的漢帝國開始著手攻滅匈奴。此時漢武帝從俘虜處得知,匈奴在西域有一個不共戴天的敵國:大月氏。他決定召募勇士前往西域聯合大月氏‘斷匈奴右臂’(以坐北朝南的視角,西域地處匈奴之右)。公元前139年,張騫應召前往,史稱‘鑿空西域’。”
“我還以為秦國的家底,全在陝西呢。”
“那你的眼光太局限了。這裏可是西北的門戶啊。好了,現在進入甘肅的第三個地理區域:河西走廊了。它位於黃河以西,巴丹吉林和騰格裏兩大沙漠在它的北側伺機南下,空氣稀薄的青藏高原、幹旱的柴達木盆地則在南側寸步不讓,再加上祁連山、合黎山、龍首山等南北夾峙,形成這條寬度從數公裏到近百公裏不等的狹窄走廊。漢代從中原前往西域,除了這條窄窄的走廊幾乎無路可選。河西走廊降雨稀少、非常幹旱,從空中俯瞰,大地幹渴龜裂,如同火焰燒灼,幸運的是,走廊南側便是高大的祁連山脈,飄浮在雲端的雪山與幹旱的走廊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祁連山長達八百千米,平均海拔超過四千米,高大的山體截住了富含水汽的雲團,祁連山的東段降雨豐富山上生長著茂密的森林,祁連山的北麓還擁有總麵積高達2.4萬平方公裏的祁連山草原,草場廣闊,野花遍地,世界第一大軍馬場:山丹軍馬場便位於此處,它自西漢起就已是規模巨大的軍馬基地,為爭奪這處寶地曆史上曾在這裏發生過無數次戰爭,戰敗的匈奴被迫放棄祁連山草原,匈奴人的歌中唱道:‘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