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來,你們是不是商議到哪兒吃團年飯?”夫人立住腳回頭問,風俗上有講究,過年晌午那餐飯叫團年飯,除夕之夜那餐飯叫賀歲飯,明天大年初一叫拜年飯,中央按慣例,舉辦春節團拜會,主席一定會率中央領導出席一年一度的團拜會,應該是萬人盛會。
韓寶來緊走幾步,一臉率真:“真的我說了算?我說了不算,那還不如不說,何必多費口舌?給個準話。”
韓寶來敢說這話,說明他與嶽父的關係有了質的改善。主席掃視了一眼陪同人員,臉上漾起了笑容:“行啊,我今天也要集思廣益,博采眾長,你打頭,你說說看,我們首站到哪?”
“訪貧問苦。”
韓寶來四個字一出,全場爆笑,看來這是主席的主打動作,每到一地,他首先奔著各地的貧困戶去的,百姓的生活才是主席最掛牽的。
“放心吧,我保證你們吃到野味。”主席揮動手臂,表示他早有安排。原來,他們要走訪的是海口市的保山黎族自治縣郭家寨,距海口市中心四十五公裏。沿路映入眼簾的是熱帶原生態雨林,雲封霧鎖,溝壑深幽,流泉疊瀑傾瀉下來。這裏生長著大片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參天巨榕、海南油杉、纏繞巨石生長的“根抱石”、錯綜複雜的空中花園、自然奇觀的老莖生花、競爭激烈的植物絞殺及鮮豔奪目的老莖結果,算得上是植物王國的奇觀了。
聽說主席要來黎家寨過年,黎寨男女老少身著節日的盛裝,請出叮咚木、背起獨水鼓,唱起黎家山歌,少女們手拉手跳起歡快的竹竿舞。主席率領全體人員都換裝,穿上黎家的外套,那是色彩絢麗的繡花長衫,韓寶來對襟無領的上衣和長褲,纏頭巾插雉翎;紫蘭頭帶花巾,穿黑色圓領貫頭衣,下穿緊身超短筒裙。這叫入鄉隨俗。
黎寨以船形屋為主,是用竹木搭建而成,兩角高翹,外形酷似船篷因而得名。下麵用木柱支撐的幹欄結構,跟瑤家高腳樓有相似之處。屋頂多用杉樹皮殼或者茅草。過去是低欄,下麵主要用來養豬、養雞;現在多采用高欄,有的離地麵兩米。幹欄一般呈長方形,兩頭開門,門旁開窗,門上房簷外伸,其下可舂米、談天;室內有數層台階,可存放農具、柴薪。樓板用竹片或硬木地板鋪設,屋內有供取暖、炊事用的火塘。幹欄下麵打掃幹淨,可以坐在下麵喝茶、吃飯,甚至打牌,上麵才是住室,中間為廳,兩邊為起居室;也有前後兩間的,前麵廳,後麵為起居室。因為是過年,家家戶戶除了貼了春聯,但還要貼師公畫的那些符咒。
走進郭家寨,感覺幹淨、整齊,一間間船形屋錯落有致,中間有一個寬闊的大坪地,大坪地周圍有公共建築,像宗祠、社廟等等。雖然還沒開春,船形屋掩映在椰林、芒果林之中,滿眼蔥綠,一股股山林的嫩芽清香撲鼻而來。
春節來臨,村村寨寨都是全家歡聚,男女老少圍坐在設在屋子裏的三石灶旁,喝著甜美的山欄酒。主席一家五口選擇在郭家寨一戶五口之家過年。
主席是認識他的,他叫郭亞嶺老爺子,算得上是全寨最窮的戶,你看他七十來歲還拉扯著三個孫兒孫女。家門不幸,遭遇大難,兒子早歿,媳婦改嫁,一直是村裏重點照顧的對象。三個孩子冬天還赤著腳,主席和夫人首先送三個孩子新鞋、新衣服。大姐姐才十一歲,基本上由她照顧著兩個小弟弟,兩個弟弟很淘氣,滿院子瘋跑,不知人間愁滋味,曬得像個泥猴子。韓寶來夫妻協助姐姐給兩個弟弟洗頭、洗澡,換上新衣服。這時候看上去,姐弟仨才有過年的新氣象。
韓寶來夫妻帶著三個孩子走進客廳,郭亞嶺老爺爺、還有老奶奶正在搞衛生,看了三個泥孩子煥然一新,喜悅的淚水奪眶而出。
夫人抱著鯤兒,她抿唇一笑:“寶來,你知道船形屋的來曆嗎?”
三個孩子搶著舉手:“我知道!我知道!”
夫人趕緊說:“好,你們三個想不想吃好東西?你們講故事給叔叔聽,讓叔叔給你們做好吃的,好不好?”
三個孩子歡呼雀躍,拍著巴掌說:“好!好!太好了!”講故事還是大姐在行,她娓娓道來:“遠古時期,海南島荒無人煙。大禹坐定江山時,南海的俚國國王有個美麗的公主叫丹雅,嫁了三任丈夫,都先後病死了。相師認定她是天上的掃帚星降臨,在家家破,在國國亡。一時滿城風雨,人心恐慌,人們紛紛請求國王立刻處死丹雅公主。這時的丹雅公主已身懷六甲,國王不忍下此毒手,便備了一隻無舵無槳的小船,船艙內放一些酒食和一把山刀、三斤穀種,把丹雅公主放到船上。丹雅公主心愛的一條小黃狗也跟上了船。小船在茫茫大海中隨浪漂流。不知過了多長時間,船兒在一個荒島岸邊擱淺了。她看到島上的高山上,成群的猴子林間嬉戲,所有的憂鬱和恐懼全部消失,於是就在這個荒島定居下來。為了躲避風雨,防禦野獸的侵襲,丹雅公主在海灘上豎起幾根木樁,然後把小船倒扣在木樁上當屋頂,又割來茅草圍在四周,從此她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家。白天,她帶著小黃狗上山打獵,采野果。晚上就睡在這船屋裏,小黃狗忠實地守在門口。後來,船板爛了,她就割來茅草蓋頂。我們黎家族有了第一座船形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