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寶來長歎一聲:“我捫心自問,確實愛過一個人,我確認我是真心愛她,但我卻不珍惜真愛,一而再,再而三地有負她的真情。到後來,與她勞燕雙飛,至今悔至晚矣。如今,我隻想憐取眼前人,我差不多也愛她了,不想再負她了。可是,還有許許多多的東西還難以放下,深感思想包袱越背越重,不得善終。請大師給晚輩一些開悟。”
釋覺禪師一對壽眉聳了聳,咧嘴哂笑:“小友,你是有慧根的,我說些因果,你會豁然開朗的。觀音說:我在雨裏,你在簷下,而簷下無雨,你不需要我度。觀音說: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為有傘你被雨淋,因為無傘,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傘在度我。你若想度,請找傘去,不必找我。走進廟裏,才發現觀音的像前也有一個人在拜,那個人長得和觀音一模一樣,絲毫不差。人問:你是觀音嗎?觀音毫不穩瞞:我是觀音。那人很奇怪地問:你是觀音,我怎麼拜自己?觀音答道:我也遇到了難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自己。你明白了嗎?”
一般的人聽來,這話等於沒說,韓寶來若有所悟:誰是度我的傘呢?紫蘭嗎?還是另有其人?她如何能度我呢?事實上,韓寶來與紫蘭相識、相知、相戀、相愛,直到奉子成婚,他雖然曆經劫難,但總是逢凶化吉,說得上她能幫他度過劫爭。
韓寶來半晌又問:“老祖,我、我的兒子、我的妻子,還有我的紅顏知己都能善終嗎?”
釋覺禪師拊掌大笑:“孺子可教也。我還是講因果吧。將軍的馬寄養在禪院,對驢子十分傲慢,不久馬病了,不能上戰場,被賣到農莊拖糞車。不要因一時富貴而不可一世。”
韓寶來本欲爭辯幾句,知道不可蠻撞,但他隻是淡淡一笑:“晚輩銘記在心,不敢貪天之功、驕奢淫逸、飛揚跋扈,謹守德行,安分守己。我一生的禍福有因果嗎?”
“佛說:這世間,人皆有欲,有欲故有求,求不得故生諸多煩惱,煩惱無以排遣故有心結,人就陷入‘無明’狀態中,從而造下種種惑業。佛說: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
韓寶來若有所悟,所謂災禍,原來是有因果的,他擔心日後不能善終,當然他種下了惡業,這惡業等於深層的地震,能量在蓄積,到一定時期,自然會暴發。他不想遭遇災禍,他就得了結惡業,一心從善。
韓寶來於是說道:“老祖,我知道了,我今日之境況,是我早年風流成性、恣意妄為造成的,晚輩不知道,這業力還有什麼災禍嗎?”
“《華嚴經》:譬如種子別,生果各殊異,業力差別故,眾生刹不同。譬如心貪寶,隨心見眾色,眾生心淨故,得見清淨刹。罪從心生還從心滅。所以心為根本也。若求解脫者,先須識根本。若不達此理,虛費功勞,於外相求,無有是處。”
“老祖,我的根本,我知道了;隻是不知道如何消災彌禍,請老祖明示。”
釋覺禪師幹癟的嘴唇動了動:“佛曰: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我也曾如你般天真。佛曰:人無善惡,善惡存乎爾心。明白嗎?”
韓寶來聽這些佛語,竟然如醍醐灌頂,此時,他的手機彩鈴響起,他抱歉地看了釋覺禪師一眼;釋覺禪師很大度地讓他接,韓寶來看大師已經瞑目靜坐,似乎不問世事,超然物外了,他便接紫蘭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