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還很豐盛,有相當不錯的九層米糕、鹵汁米粉、酸辣紅薯粉、蒜蓉香菇腸粉、薄荷米豆腐、香酥油條、荸薺糕、八寶蓮子羹、金銀花露、麻丸、芝麻飴、糯米糍、玫瑰糕、粽、魚米露等四十九樣特色小吃,膳堂擺了一排架子,架子上擺滿了食品,簡直是地方小吃食品展覽,像吃自助餐一樣,任君自選,想吃多少打多少,吃完自己再加。紫蘭雖然見多識廣,但如此多的食品花樣,她也是第一次見到,味道完全可以征服她們的味蕾。連一向很挑剔的李雨欣也撐得直伸脖子了,周小蓓雖然挑食,但也吃得直打飽嗝了。幾個小家夥,更是吃得肚皮溜圓。陳桂山、曾青山、伍敬堯、孟燕雲那是解開皮帶放開量吃。韓中華從小受了美國飲食美化的影響,他喝了很多飲品,肚子咕嘟響。站在一旁侍候的火頭工師傅,影響不住捂著嘴笑。現在,全寺上下都知道,她們是韓寶來的家族,誰還敢難為她們,一個個盡心盡力侍候著。
吃完早點,她們聽到外麵人聲嘈雜,於是,眾人帶著兩個孩子走出大殿,原來,朝日給雲海蒙上了一層神秘的幔帳,現出虹彩光環,這便是傳說中的佛光寶頂。滿山的人頭攛動,滿山的人舉起手中的手機在拍,還有的香客對著佛光頂禮摩拜。以前窮的時候,人們信佛的思想還不是那麼嚴重,現在當地老百姓富了,信佛教的人如潮水般湧來,說明富裕了的百姓,內心還是惶恐不安的,他們要尋找一種精神寄托。
她們一夥人雖然久涉江湖,那也是愛湊熱鬧的,加入到人海中,尋找最佳位置拍攝,還有一種更奇怪的景象,拍出來的人像罩在一個七彩的光圈中,像《西遊記》師徒取經到西天成佛之後,都有一層神聖的光環。不僅是她們有,人人有,怪不得說,人人皆佛。
他們反正在山上沒有什麼事情可做,便一個景點一個景點出遊,陽明山山峰呈蓮花狀,有九瓣蓮花峰,她們先要從主峰下行,然後循著登山道把九峰遊遍,恐怕沒有半個月也遊不完。但是不用擔心迷路,到處都有遊客,山上到處有寺廟、道觀,天下名山皆為佛道所占。這話一點不假,隨著陽明山的香火鼎盛,來這裏開宗立派的道佛兩教的分院林立山頭。不過,寺廟、道觀全是免費對遊人開放,你願意燒香則燒,你不願意燒,也沒人強迫你;你願意捐贈就捐贈,也沒有從你口袋裏掏;你願意許願就許願,願望實現了,香客免不了要還願……
走在山上,並沒有那麼寒冷,陽明山屬南嶺支脈,感覺處處是清涼送爽,呼吸暢快,估計是山上茂盛的林木淨化了空氣,陽光出來,起伏的峰巒之巔還有積雪浮在雲端,山上的積雪融化,翠竹聳翠,山間溝穀縱橫,流水潺潺,山林裏還不時傳出陣陣禽鳴。主峰海拔二千米,整個山勢溝穀深切,陡峭奇峻,當海拔上升到一千五米以後,地形突變,形成若幹狹長盆地,相對高差僅100至150米,狀似“蓮花綻蕊”。到處是溪流淙淙,山上的流水聲,山穀和鳴,聽起來格外清心濾塵。
陽明山擁有萬畝杜鵑花海、十萬畝竹海、流泉飛瀑、奇峰怪石、雲山霧海五大奇觀。境內奇石奇水奇樹奇花,比比皆是。情侶石、八戒望月、大禹試劍石等情形並在:戀人竹、夫妻樹、陰陽樹、石中樹等趣味橫生:山中水質清冽甘甜,萬壽寺古井酷暑不竭,大雨不溢,飲之回味無窮,譽為“陽明聖泉”;山上共有32溪、84潭、18可觀瀑布,龍潭幽深莫測,紫氣升騰,尤其是藏在深山的大黃江源,是柳宗元《遊黃溪記》黃溪河的源頭,其間一條山溪飛流直下,連成五重瀑布,世界罕見,被旅遊專家譽為“湖南的九寨溝”。白雲寺遺址四麵奇峰妙嶺,天然生成一巨大龍首,龍角、龍鼻、龍須栩栩如生。行走在山道上,峰回路轉,隨處可見山上的奇觀,大小寺觀六百座。劉禹錫當年說“南朝四百六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陽明山就有六百座,規模龐大的有萬壽寺、歇馬庵、白雲寺等皆為曆史上有名的寺庵。明朝皇室妙竹公主逃婚至陽明山歇馬建庵,被朱皇封為一品仙姑;明嘉靖年間,鄭秀峰禪師在此坐化成佛,其身不朽,被皇帝封為七世佛祖。站在山頂觀景台上往下看,山腰雲霧繚繞,寺院的黃頂若隱若現,山道上遊客蜿蜒如遊龍。
作為曆史上著名的佛教勝地,怪不得為遊客所鍾情。陽明山常年聚集了周邊三省十八縣58個香會約千萬的香客,據說,陽明山的菩薩十分靈驗,人們求官得官,求財得財,求子得子,求福得福,被譽為“福地”。其中萬壽寺乃“七祖活佛””鄭秀峰坐化之地,素有“名山千古仰,活佛萬家朝”之盛況。每當七祖生日前後,周邊縣區數萬善男信女接踵而至,頂禮膜拜,場麵宏大,每年香客數以千萬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