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沒有出來迎接朱重八,因為他這個時候,正在加緊編寫體現朱重八想法的講義。
為了讓自己的效率更高,春還特意請了兩位教書先生來幫助自己,畢竟好多年沒有寫過字了。
不過自從春得到了朱重八的重用之後,那是寫了很多的字,因為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春對於很多事情要負責的。
有些時候,春不能親自處理一些事情,於是就寫書信或者便條過去,指導別人做事情,這樣的事情,春做了不少。
這樣以來,春的文字水平那是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能是,妙筆生花,但是表情達意,還是沒有問題的。
其實呢,春編寫這個教材的這個用意,隻要能讓那些講師看懂就行了,然後對那些新的僧人再進行培訓,這就是目的,這樣的目的達到了,其他的應該是好的。
但是呢,因為春做事嘛,事情還是想盡善盡美一點,就是找了一個兩個教書先生來幫他潤色,但是呢,春也堅持他的一點看法,畢竟兩個教書先生,話都是之乎者也的,可能那些講師不太接受,所以這件事呢,還是春最終拿主意,當然了,書稿出來之後,還是朱重八來拍板。
朱重八這個時候呢,他在想怎麼招聘人才的問題,因為現在啊,就缺講師啊,雖然春在培養講義,但是講課的人還是比較少的呀。
而且講課的人還必須能夠勝任,這是最關鍵的,這個怎麼辦呢?朱重八突然有了一個想法,他準備發布招賢榜。
當然了,朱重八這些招賢榜隻能在各大寺廟發布,畢竟朱重八招的是僧人講師,前提畢竟是僧人,這是一件前無古人的事情,朱重八在思考這件事是否可行的問題。
其實這是朱重八參照後世的一些見識而做出的一個決定,究竟有沒有效果,就看實施情況了。
本來朱重八習慣性的想讓春去辦理這件事,但是朱重八一想,春還有重要的事情,編寫講義教材也是刻不容緩的,要不然的話,招來了講師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這件事朱重八準備親自辦理了,他也是打算去元大都的各個寺廟去看看了。
如果朱重八的計劃順利實施的話,那麼這些寺廟就是皇覺寺大都分院的下屬寺廟了。
做為皇覺寺大都分院的靈魂人物,朱重八如果連這些寺廟都不知道在哪裏的話,這件事真的是不過去的。
這次朱重八準備大大方方的去各大寺廟講經法,以江南經王的身份過去,這樣顯得名正言順。
朱重八先打發一個頭腦靈活的和尚去買了紙和筆,他準備親自書寫招賢榜文。
雖然朱重八從來沒有特意練過書法,那是因為朱重八覺得,隻要字跡工整,清晰即可,主要是為了表情達意,讓別人理解朱重八的意思,達到這樣的目的就行了。
朱重八對此也是有自知自明的,他不是書法家,並不擅長書法,他擅長的是領導,是規劃,是戰略,做事情一定要發揮自己的長處,對於其他自己不擅長的事情,朱重八會請擅長的人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