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提供舞台(1 / 2)

第417章 提供舞台

薛剛也是不含糊的。

別看原來他看起來非常的靦腆,但是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看著薛剛做事那非常認真,非常負責的樣子,也是讓朱元璋感慨很多呀!

看來啊,很多人並不是說他們沒有本事。

而是沒有人給他們提供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

一旦他們有了合適的地方,來展現自我,那他們的表現,也會讓你大吃一驚的。

朱元璋還是專心處理他的軍國大事,畢竟現在戰爭還是他關注的主要方向。

而且通過這種慢慢擴大的戰爭,可以促進自己的實力,進一步壯大,為以後一統全國打下堅實的基礎。

通過這些年的親身實踐,朱元璋對於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的理解,已經相當深刻了。

這就是以時間換空間,以自己實力的強大,來等待對手的自我削弱或滅亡,這是一種極高深的智慧。

但是,再厲害的智慧,也需要自身不斷努力,然後才能讓自己處於相對的不敗之地。

朱元璋在等待著各地的戰報彙總,他就沒有過多關注薛剛他們的消息。

薛剛做事,那真是有板有眼,他按照自己對朱元璋所交代任務的理解,開始了他選拔任人才的過程。

對朱元璋給他配備的這個讀書人,薛剛也是非常重視的,他對這個讀書人非常的尊敬。

畢竟薛剛知道自己不識字,因此呢,在他心裏,還是非常佩服讀書人的。

但是有一點,佩服歸佩服,他並不覺得自己就不如這些讀書人。

這就是薛剛的倔強之處。

其實呢,有本事的人,都是有性格的,或者是有脾氣的,沒有脾氣的人,也許他根本就沒有本事。

就拿劉伯溫來說吧,劉伯溫那是一個千古奇才,那比諸葛亮還要厲害啊!

因為諸葛亮隻是三分天下,人家劉伯溫,可以輔助朱元璋一統江山,這就是區別,這就是胸懷,學識的不一樣。

而且劉伯溫這個時代,大元的蒙古騎兵,戰力也是有的。

但是在劉伯溫的策劃下,朱元璋他們可以戰勝那樣強大的蒙古鐵技,這說明智慧的力量,是非常不一般的。

諸葛亮為什麼隻能三分天下呢?

也是因為他本來就想做這樣的事情,他想一步步來,先戰領一塊地盤,然後慢慢發展。

但諸葛亮我沒想到的是,別人在他進步的時候,也在進一步發展。

而且他選擇的那個地盤蜀地,那個地方的開發程度就不如中原。

在天時,地利,人和方麵不如中原的蜀地,處於一個非常不利的地位。

還有蜀中多山路,不論是運兵還是運其他東西,都是非常費勁的。

雖然諸葛亮以自己的智慧發明了木牛流馬,這些非常有用的機械機關,但是呢,卻改變不了這種曆史大勢,最終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

還有就是他們輔助的主公不一樣。

劉備是一個賣草鞋的出身,雖然這個出身也是非常的貧窮吧!

但是他誌向不大,劉備以皇叔自居,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他除了對諸葛亮禮賢下士之後呢,就沒有再次延續他這種精神,因此呢,他沒有足夠的人才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