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乘風破浪(1 / 2)

朱元璋特別喜歡忠厚老實之人。

對於劉伯溫這樣的能人,其實朱元璋的感覺不是太好。

像劉伯溫這樣的人物,一般都是恃才傲物,有些怪脾氣,這是難免的。

劉備之所以要三顧茅廬,那不就是因為諸葛亮有些怪脾氣嗎?

如果劉備不是所圖甚大之人,如果他真的是沒有辦法,手下沒有足智多謀之人,估計去找了一次諸葛亮,一看諸葛亮不在家,他肯定就會拂袖而去,不會再去光臨了。

其實呢,諸葛亮當時也是在冒險。

久居隆中,諸葛亮雖有三分天下之能,但如果沒有劉備,他這個想法,也隻能胎死腹中,根本得不到實施的機會。

其實呢,朱元璋讀到這個故事的時候,他就在想,這個諸葛亮,他計謀是完美的。

但是為啥想出三分天下之策呢?

而且占了四川那個偏遠的位置,對於中原,他竟然不敢去圖謀,這其實就犯了一個大錯誤。

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了,也許沒有人說諸葛亮的壞話,因為諸葛亮的表現太完美了,輔佐幼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在朱元璋看來,諸葛亮是死早了,所以英名得以保留。

如果再晚死幾年,如果蜀國亡國之後,諸葛亮還沒死的話,那他得到的就不是一世英名了,那就是千古罵名了,有的時候,人死,也得分時候。

諸葛亮幾次北伐,浪費了幾十年的時間,劉備留下來的五虎上將,還有最精煉的人馬,都被熬死了,他的北伐都沒有成功。

也許諸葛亮認為,再有幾十年,他定然可以北伐成功,但是他的這些武將,已經沒有時間等他了,他自己的生命也是不爭氣,沒有等他實施完他的計謀,就掛了,隻能是讓後人扼腕歎息了。

朱元璋在想,他堅決不做這樣的事情,他也不會把希望放在任何一個人身上。

任何時候,他都要做好幾個計劃安排。

現在朱元璋至少有三個方麵的安排打算。

一個嘛,就是他現在所擁有的,天下英雄能看到的。他的勢力,在朱元璋手下,有徐達,湯和,常遇春等大將,還有劉伯溫,李善長等文臣智囊。

還有就是朱元璋現在不但在華夏做生意,現在還要做海外貿易,這也是他一個重要的實力來源。

畢竟不管你做啥事情,有錢就能做很多事情,雖然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真的是什麼都做不好的。

最後一條就是遍布華夏的皇覺寺分院,這是他的一張隱秘的王牌。

想想看,這次魏晨在陳友諒核心統治的地域,為什麼可以全身而退,你可見他那個皇覺寺分院的實力,已經強大到什麼樣的地步了。

朱元璋每日的作息還是非常有規律的。

他會早早睡下,早上聞雞起舞,一方麵觀看兵書戰策,一方麵他也會練習武藝。

他也知道藝不壓身,而且經常的鍛煉身體,可以讓他身體強壯,能做更多的事情,一個病秧子,是不可能成就大業的。

話又說回來了,在朱元璋看來,一個人如果連自己身體都搞不好的話,那你做其他事情能搞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