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對於自己的這些異性兄弟,在感情方麵,他當然會一視同仁,沒有誰先誰後。
但是在其他方麵,他的態度是完全不一樣的。
對於弟兄們的需求,朱元璋都是想盡辦法去滿足的,但是呢,對於兄弟們的缺點,他也是非常不客氣的指出來。
畢竟他們幾個都是大帥,那是左右一方百姓和軍隊的最高長官,他們的一舉一動,那都是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在這方麵,朱元璋那是以身作則,他原來因為家裏太窮,識字不多,但是朱元璋並沒有把這個當做借口,而是不停的在學習。
即使有了後世大學生的靈魂之後,他也是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因此朱元璋心裏在想一件事,人天生都是有惰性的,這一點,那是沒有辦法改變的。
但是呢,人更有積極性,怎麼說呢?
為了自己喜歡的東西,可以奮不顧身,可以廢寢忘食,可以無緣無故。
朱元璋就是要想辦法激發他這幾位兄弟大帥的積極性。
這也是一種管理之道。
徐達人做一件事要想成功的話,一般要天時,地利,人和都要俱備的,但是這三者之中,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朱重八現在是天時地利人和都是俱備的。雖然今年黃河發大水對受災的地方的人們是很不幸的,但是對於商人來說卻是商機來了。
黃河水淹沒了很多的良田和很多人的家園,好多人流離失所,好多糧食肯定也是被淹沒了。
朱重八是這樣計劃的,他從江南進糧食過來,然後運到北方去,他不求暴利,隻求薄利多銷,這樣的話,他即能賺到錢,也是積德。
打架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朱重八想,這次他除了讓他二哥幫忙以外,還有其它的兄弟,在他的家族裏麵,從重一到重七都是可以信任的力量。
朱重八是這樣考慮的,除了他大哥以外,其它的都是可以考慮的。他讓他大哥繼續販鹽,這樣的安排,是為了讓他大哥可以在家裏幫幫父母。
他們去販運糧食的話,都是要離家很長時間的,家裏不留一個人是不行的。
現在這隻是朱重八的想法而已,具體他們同不同意,現在還不知道。
朱重八在心裏其實還有一個備用計劃,那就是要是他這些親兄弟不同意的話,他還準備啟用湯和。當然,在一般情況下,朱重八是不會這麼做的。
因為湯和在朱重八參加義軍的時候,是起過很大的作用的。朱重八不想現在就改變這已經是既定的史實太多。
因為現在是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在這裏的。朱重八他也是需要考慮全麵一些的。
在氣象學上有一個著名的蝴蝶效應,說是一隻蝴蝶在一個地方,偶然的煽動了一下翅膀,然後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在另外一個地方引起了一場大的風暴。
現在元朝的統治雖然已經是風雨飄搖了,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現在還是可以苟延殘喘好長時間的。現在的農民其義隻是個別的現象,很少見到的,這樣的起義隻能被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