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以史為鑒(1 / 2)

朱元璋最近在看曆史方麵的書籍,因為以史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

在所有的帝王當中,朱元璋最欽佩的是漢高祖劉邦。

對於劉邦此人,原來他沒有深入了解,現在一旦深入,他覺得自己和劉邦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雖然說朱元璋的出身也是很平凡的,最慘的時候,做過乞丐,當過和尚。

但是從軍之後呢,他投奔了郭子興郭大帥,成為郭子興的義子。

他現在的勢力是在郭子興郭大帥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也就是,朱元璋起家的資本和劉邦是不一樣的。

劉邦是一個亭長,當時他在芒碭山起義,集合三千子弟,攻占沛縣,自稱沛公。

他沒有依靠別人,一切都是自己打下來的底子,樊噲,蕭何都是他們沛縣的,朱元璋覺得這一點,他不如劉邦。

還有就是朱元璋現在年齡還是30歲左右,人家劉邦開始起義的時候已經48歲了。

一個年近50歲的人,能做出這樣的一番事業,那真的是讓朱元璋汗顏了。

後世偉人評價劉邦,皇帝裏麵最厲害的一個。

不過朱元璋也不會妄自菲薄,他現在做的事情,也是劉邦不能做的,他現在知道的這些後世的知識,也是劉邦不知道的。

對於自己的狀況,有非常清醒的認識,對未來即將發生的這些大戰,他也充滿了信心。

一個王朝的建立,需要經曆血與火的考驗,這是萬古不變的規律,這是誰都沒辦法的事情。

現在大元朝已經是腐敗透頂,江河日下,行將崩潰。

現在朱元璋很清楚,天下豪傑,看起來那是很多的勢力,但現在他最主要的敵人,不是大元朝的韃子,而是陳友諒,張士誠,這就是朱元璋對天下大勢的分析。

現在的他,積極備戰,但他並不會主動挑起戰爭,這就是他現在的謀略。

還有就是,朱元璋現在廣開財路,大力發展,掙錢,增加糧食儲備和海外做生意,都是為了增加自己的經濟實力,為以後連年戰爭打好經濟基礎。

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要是自己手下的這些義軍兄弟,吃不飽,穿不暖,誰還會為他賣命呢,這一點,他看得非常清楚。

現在朱元璋對未來,不會那麼的悲觀失望,也不會欣喜若狂。

他知道一些大事,知道一些事情的最終軌跡。

但是呢,這些曆史大事中間這些細節如何發展,他還是要非常積極的去觀察,去思考。

這一件事情,朱元璋不會假手於人。

他手下的劉伯溫很厲害,李善長也厲害,但是呢,他們隻能是為朱元璋出謀劃策,最終決定的人,還是朱元璋。

這一點,這是朱元璋的原則。

畢竟很多人說的事情,出的謀略,都是出於自己的一些看法。

他們有的時候,並不是從整個天下的角度來考慮的。

這一點,朱元璋也很清楚,所以對於他們出的這些點子,符合實際的,朱元璋會采納。

不符合現在要求的,朱元璋也會置之不理。

不過呢,朱元璋對手下的這些人,他是非常尊重的,不會讓他們感到沒有麵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