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設想未來自己如何管理大明的問題。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句老話那是沒有錯的。
他與劉伯溫下棋,開始的那一盤,那是因為朱元璋記下來了後世電腦裏麵的對局,這才贏了。
朱元璋再次和劉伯溫下棋的時候,他沒有用記憶的棋譜,再者他也不在意輸贏,輸掉那是必然的。
這是小事情,朱元璋可以不用心,但是軍國大事,他是不能含糊的。
天下之事,必作於細。
人有可能開始的時候,可以靠運氣,但是從長時間來說,那就不可能靠運氣了。
要靠周密的計劃。
此刻朱元璋在想一件事,那就是曆史上的那位朱皇帝,沒有上過學,憑什麼可以做皇帝,這是一件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劉伯溫,徐達,湯和,胡大海,李善長等人,都是非常厲害的人物,這些人物為什麼對朱皇帝忠心耿耿,這究竟是為什麼?
即使曆史上記載的洪武大帝大殺功臣之後,大明王朝的氣數也沒有受到什麼影響,這其中究竟藏著什麼秘密?
現在的朱元璋做的還是說的過去的,但是他總覺得自己好像比洪武大帝還差很多,但是他又說出來,也不能向別人求證,這真的是太難受了。
朱元璋還在想一件事,那就是自己如果不重生為朱元璋的話,或許可以把朱元璋看的很清楚。
但是現在他就是朱元璋,想把朱元璋看清楚,那是非常不容易的。
還是有一句話說的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朱元璋收集了非常多關於陳友諒的情報,特別是陳友諒手下的那位張定邊的情報,因為這兩個人,那是陳友諒勢力集團的核心人物。HTtρδ://wωw.ξWΧs9.Org
解決了這兩個人之後,其他人根本就不值得發愁了。
因此朱元璋在想著如何通過正規的手段,戰勝張定邊,這是朱元璋現在想的事情。
曆史上的鄱陽湖大戰,這位張定邊,那是勇猛異常一個人,帶隊衝入了洪武皇帝的水軍行列之中,無人能敵,差點要了洪武皇帝的命,要不是胡大海奮力相救的話,那估計曆史要改寫了,可見此張定邊的厲害之處。
做事情要抓住重點,那麼要想戰勝陳友諒,拿下他的地盤,就要注意這兩個人,能把這兩個人搞定了,那他的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本來朱元璋原來想過要通過反間計,離間計,離間他們兩個人的感情,但是後來發現自己的這些計劃都失敗了,因為張定邊此人真的是太忠於陳友諒了。
原來朱元璋的確是想過這件事,但是後來他就把這件事給放下了,因為他還有其他事情,不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張定邊的身上。
後來幸好陳友諒,和他進行龍灣大戰的時候,沒有把張定邊帶過來,要不然的話,朱元璋也沒有必勝的把握,可見此人真是太猛了。
一人興邦之說,的確是有道理的。
要是陳友諒能對張定邊的話,言聽計從的話,朱元璋總覺得自己想一統天下,那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甚至都有可能成功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