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觸類旁通(1 / 2)

朱元璋記得一本書上有這樣的一句話,咬得菜根,做得大事。

所謂的大事就是由小事情積累而成的。

每臨大事有靜氣。

對於他和陳友諒決戰這件事,朱元璋已經思考了很多次,也準備了很多種預案,但是他覺得自己的考慮也許還是有欠缺之處的,因為這是難以避免的。

之前的龍灣之戰,那還是中等規模的戰鬥,而未來的鄱陽湖之戰,那可是陳友諒以他全部的精兵來和朱元璋進行的決一死戰,這絕對不是開玩笑的事情。

曆史上的事情也說明了這一點。

你對一件事能夠萬分重視,然後你就會明白,這件事你該如何去處理好,任何事情,都是這樣的一個邏輯。

你要是從思想上不重視的話,那麼你行動上必然會表現出非常拖拉的跡象。

此刻朱元璋在想,自己可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誤。

因為現在的他體會到一點,那就是自己有的時候,太過於驕傲自滿了。

這是朱元璋對於自己的批評。

不管他有沒有這樣的表現,他都要有這樣嚴格的自我批評的意思。

到了他這個程度,好多人已經不敢向他提什麼意見了。

或者人家說話都是有他們自己的考慮,不會把什麼話都說的非常清楚。

就比如劉伯溫的見識那是非常了得的,但是朱元璋總覺得此人對自己還是有所保留的,好像有很多話,不想對他講。

但是朱元璋也覺得人家有所保留,也是很正確的一件事兒。

畢竟這還是大元的天下,人就講究修身養性,所謂逢人且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也是這種教導,那是由來已久了。

朱元璋久居高位,所以在他言談舉止當中,就不可避免的帶有一種上位者的氣勢,他不經意之間,表現出來的。Lωxδ9.org

他在和這個盧生交談的時候,朱元璋的氣勢就表現出來了。

其實呢,朱元璋是很克製的,他是很少說話的,但是盧生卻覺得朱元璋這樣做,那真是太厲害了。

有的時候,事情的發展,也許並不是和你想象的一樣,他是會出乎意料的。

比如戰鬥,戰爭就是不斷變化的。

但是呢,還是需要研究戰爭的規律,畢竟戰爭就是有規律可循的。

和其他是一樣,也都是可以把握和學習的,熟能生巧,也是可以讓人心領神會的一件事情。

盧生酒醒之後,對於朱元璋,他覺得那是可交之人,自己不能這樣頹廢下去了,要有所作為了。

此刻的劉伯溫正在和李善長兩個人,在一塊下棋。

不是在別處,而是在李善長的府邸。

自從劉伯溫來到金,陵決定跟著朱元璋之後,他從來沒有和李善長這樣清閑過。

“善長兄,該你走了!”劉伯溫看著李善長說道。

“伯溫兄啊!你應該手下留情啊,你一方麵讓我走,難道你沒看到,我現在已經無路可走了嗎?”

自古以來,天下的文人,都是互相拆台,互相看不起的,而李善長對於劉伯溫,那是相當敬佩的,有一個原因,那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