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以堅實足跡傳遞“駐村工作”正能量(1 / 1)

以堅實足跡傳遞“駐村工作”正能量

黨的建設

作者:潘大鵬

在彰武縣大冷鎮大冷村,有這樣一個團隊:他們走家訪戶,不顧風雨;他們腳踏泥土,觸摸實際。他們就是駐大冷村的遼寧省林業廳幫扶工作隊的隊員。在盛夏酷暑時節,這些駐村幹部頂著炎炎烈日活躍在村民家中、田間地頭、抗旱一線。

駐村扶貧送溫暖

2014年6月,為貫徹落實省委組織部和遼寧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聯合下發的《關於向貧困村選派駐村工作隊的實施意見》,省林業廳先後4次派人深入到所包村——彰武縣大冷鎮大冷村進行踩點,黨組先後召開3次會議研究選派方案,發動黨員幹部踴躍報名。經過層層選拔、認真篩選,組成了由吳永君任隊長的3人駐村工作隊。在駐村工作隊派駐動員大會上,省林業廳黨組要求駐村工作隊要緊緊依靠縣、鎮兩級黨委、政府,深入調研,積極主動,以主人翁的姿態做好扶貧開發工作。要因地製宜,統籌兼顧,把扶貧工作與基礎設施建設、新農村建設,扶持林業種苗產業與保護環境相結合,製定和落實好各項幫扶措施,爭取用3年時間,帶動村民脫貧致富,讓此次扶貧工作成為“造血式扶貧”,不脫貧就不脫鉤。工作隊3名同誌換下西裝,穿上便服,深入到農村,用腳丈量民情,用心化解民憂……

沉下心思訪民情

7月25日,工作隊一行3人進駐大冷鎮大冷村。工作隊從做好貧困戶的排查摸底入手,編製了“大冷鎮大冷村扶貧對象農戶登記表”和“駐大冷村工作聯係卡”。每天伴著初升的旭日,工作隊員開始了一天繁忙的工作,進村入戶實地走訪。每到一戶,都對居民的致貧原因、亟待解決的問題等進行詳細的登記,收集群眾關心的農民增收、民生低保、社會維穩、產業發展等熱點、難點問題,從群眾關心什麼、需要什麼中找路子,想辦法,與群眾“零距離”接觸,心連心交流。他們將聯係卡發放到每一戶居民手中,聯係卡上麵詳細登記每個人的職務、電話、意見、有何需求等。晚上,工作隊員對白天調查了解到的情況進行整理歸類,仔細分析和研究各戶致貧原因,掌握好第一手材料,有針對性地製定幫扶計劃。截至目前,工作隊已完成大冷村6個居民小組、110戶貧困戶的走訪工作,登記了每戶的基本情況,發放聯係卡120餘份,篩選出45戶生活困難的貧困戶。工作隊員對貧困戶情況進行認真梳理,歸納出大冷村居民導致貧困的原因有4類:因病致貧,當地農村高血壓、心髒病及糖尿病發病人口較多;陋習致貧,主要是兒女出嫁後,老人要負擔債務;思想致貧,少數農戶安於貧困的生活,養成了惰性;上學致貧,有個別家庭由於孩子上學,造成家庭負債累累。結合各自家庭不同的致貧原因,工作隊已著手製訂有針對性的幫扶計劃……

撲下身子解民憂

駐村工作隊員在工作日記中這樣寫道:“下鄉駐村的收獲、感受是從文件、材料和彙報中得不到的,隻有麵對麵才能心貼心,隻有‘身入’基層、‘心入’群眾,才能聽到群眾心聲、摸到基層實情,才能製定符合民意、順應民心、促進民生的政策措施。”在走訪調研的基礎上,工作隊從改善貧困居民的生活狀況著眼,從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布局和大冷村長遠發展考慮,著手研究製訂切實可行的幫扶計劃。

對於因病致貧的農戶,工作隊及時向廳裏反映,與省內幾家大醫院協調,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對於因學致貧的家庭,由廳領導分別與貧困家庭結成“助學對子”,進行幫扶;對於摸不著致富門路的貧困戶,工作隊協調專業技術團隊,對他們進行栽植、種植、駕駛、月嫂等專業技術培訓。截至目前,工作隊已籌集資金5萬元,為3戶房屋破損嚴重的貧困戶維修了住房,其他幫扶工作也在有序推進中。

結合大冷村種植結構單一,種植一般糧食作物占全村總耕地95%以上的情況,工作隊從調整種植結構著手,大力發展經濟作物。結合林業發展需求,建設苗木生產基地。現已完成苗木、果樹專業合作社的申報工作。

目前,工作隊正抓緊編製一年工作計劃和三年發展規劃。一年工作計劃將以“庭院模式”為主,利用農戶房前屋後的空閑地,計劃發展苗木種植500畝至2000畝。三年發展規劃將緊緊圍繞沈阜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著重發展滴灌節水工程,規劃發展5800畝;加強美麗鄉村建設,解決400戶居民出行難問題;調整種植業結構,發展經濟作物,大幅增加農民收入。

遠眺落日的餘暉,大冷村居民未來美好的生活已不再遙遠。

(作者單位:彰武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