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人間四月天

博識文萃

作者:王霞

讀罷浙江青年女作家施立鬆的散文集《歡喜》,便也歡喜得不能釋手了。

禪語有雲: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用歡喜心過生活,給他人一個微笑,溫暖這個煙火塵世;給自己一個微笑,讓恬靜布滿心田。捧讀《歡喜》,我喜歡這樣的感覺,如同徜徉在風清氣朗的人間四月天,心情也隨之明快起來。

以此二字為書名,一定是個溫婉的女子,有著一顆溫暖的心。

從業餘作者到省作協會員、《讀者》《特別關注》《讀書文摘》等雜誌的簽約作家,施立鬆一發而不可收,600餘篇散文和小說見諸《人民日報》等全國各大報刊,並獲孫犁文學獎等全國征文獎十餘次。

一頁頁地翻過去,《歡喜》近兩百頁的文字分為六輯,每一輯都有一個詩意而親切的名字:三十裏路雲和月、年華似水香相伴……輕靈的文字,像春夜裏細密的雨點,一滴滴落在窗外的芭蕉葉上,也輕輕地敲打著人的心扉。

輕攏慢撚,淺吟低唱,一支蘸著吳音古韻的溫婉之筆,以女性獨特的視角,敘寫著滿含溫情的塵世之旅。家事、世事、人世,鄉情、親情、人情……凡俗的生活中,浸潤著美麗的情懷。每一個故事,都在一個個親切的細節裏,詮釋著一個個深刻的含義。

“三十裏路雲和月”——三十裏路不長,卻披風櫛雨。三十裏路的雲月,映射著如水的鄉情,伴和的是心靈的吟唱。

“年華似水香相伴”——草木、花朵,母親的發香、嬰兒的乳香……這種種馨香,都源自愛的心靈,因此成就了快樂的源泉。

也是在這樣的馨香裏,沉澱著濃濃的懷舊與鄉愁。海島漁村的家鄉,父親寬厚的愛,母親勤勞的手……如夢如煙的往事中,小女孩穿梭在舊日的時光裏,紅綢帶,綠藕葉,油菜黃,碎花裙子……父母的慈愛是她靈魂裏永遠的馨香。所以,在“白衫裙”篇章中,6歲喪父的她抵死不肯穿上那象征著孝服的白衫裙,用這樣的方式拒絕接受父親的離去,那蝕骨慘痛讓人潸然淚下。多年以後,她卻說:“人生,像寶石一樣,是要磨礪的。”

生活的坎坷磨難,如同黃連的苦香,淨化了人們的心靈。

“我識得你的名字”——母愛就像冬日裏的陽光,不要一絲的付出卻永遠擁有。這綿長的溫暖照亮了作者的人生,也照亮了讀者的心靈。不識字的母親,記不住6和9的區別,卻把女兒的姓名記得牢牢的。天下的母親怕都是這樣,把兒女的名字鐫刻在自己的心上,即使碎了,也有痕跡。

“生命的美麗”——2008年,那個傷痛的春季裏,無數夭折或頑強的生命,讓作者深深感悟到平凡的美麗。“男人的‘三宅一生’”中,那個曾以穿上“三宅一生”西服為奮鬥目標的男人,為父母妻兒熬盡了心血,惡疾纏身。“三宅一生”如夢中的仙衣,漸近而忽遠,縹緲一生。歲月的河上,生命如船。有多少人被自己的欲望劫持,眼裏隻有終極目標,全然忽略了兩岸綠柳扶風的雅致,薄霧岫雲的曼妙,茅簷草舍的清幽……作者的文字看似漫不經心,淺淡如水,卻如同窗外的細雨,悄無聲息地浸潤著思緒,心底漸漸清明。

“你還可以向誰撒嬌”“石不能言最可人”——她在和花草相遇的人生旅途上,也如同花兒一般,與我們分享著美,分享著快樂。你看著、讀著,就丟棄了塵埃,拋開了枷鎖,宛若麵對著一張張微笑的麵容,共同行走在歡喜、幸福的旅途上。

“生命如此寥落,我要寫些歡喜事……”

我們的生活就該是這樣,不一定需要很多的絢爛,隻要心是歡喜的,有一顆本真的靈魂,便會在塵埃裏開出一朵朵小小的花來,散發出馨香,如同作者後記裏的一句話:“有愛,有暖,有人間四月天。”

□本欄編輯/程曉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