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道山靈鷲(2 / 2)

聽了首長夫人所說的事,楚為鑫自然不會拒絕。他對首長夫人說:“阿姨,您放心,我最近正準備到這個寧秀去一趟。我去後一定按照您的要求,為婆婆把這個願了卻了。”也因此,才使楚為鑫下定了到寧秀的決心。

且說胥忖朱一行人在警車的引領下,一路順暢到了靈鷲山。在靈鷲山的山門前,一行人下了車。胥忖朱對楚為鑫說:“楚總,山不高,為了讓您充分領略靈鷲山的自然風光,我們就從這裏步行上去。也讓您好好地呼吸一下我們這絕對生態的空氣,好好地給您清洗一下肺。”

本來寧秀的自然環境就非常優美,加上天亮前天上下了一陣小雨,原本非常清新的空氣就更顯得更是清新,一下車就呼吸到山上的空氣,就有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楚為鑫禁不住長長地伸了個懶腰,並深深地做了幾個深呼吸,對胥忖朱:“胥書記,這裏的生態可是太好的,簡直就是神仙住的地方,也難怪這山和這山上的寺廟能夠這麼有名。”

聽了楚為鑫的話後,天天趕緊說道:“就是,這麼好的地方,就希望楚總能夠經常來,多呼吸一下這裏的清新空氣,楚總的身體還會更棒。”

靈鷲山地處為平康平原向青藏高原過渡的地帶,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這裏的降雨量在全國都是第一,常年雨量達2000毫米以上,有“天漏之地”之稱。靈鷲山橫亙於寧秀市仁義縣城的西北側,山勢北高南低,呈東北一西南帶狀分布,延伸至寧秀境內。山勢巍峨,峰巒挺秀,絕壑飛瀑,重雲積霧。古人說這裏“仰則天風高暢,萬象蕭瑟;俯則羌水環流,眾山羅繞,茶畦杉徑,異石奇花,足稱名勝”。靈鷲山山體蜿蜒數十公裏,其主峰大雪峰距仁義縣城30多公裏,海拔5364米,終年積雪,山勢險峻,雄偉壯觀,幽穀青溪,高山湖泊,寧靜美麗。作為AAAA級景區,景區原始森林茂密,動植物種類繁多,冬季賞雪、春季觀花、夏季避暑、秋季看葉。

進入景區以後穿過一段峽穀,是一座小石拱橋彙源橋,過橋以後的山勢便陡然增峻,山封林密,微見漂涉天際。再走地一個叫飛人瀑布的地方,一條垂直高差一百多米的瀑布從山上傾瀉而下,至中途被山體一分為二,形成左右分流有如人字形的左右分流,看那形跡,好似天外神筆巧然書就。再往上一點,就到了叫南天門的群瀑之一,這裏大小瀑布從崖直墜下,有的如水注,有的似涓流,有的象珠簾,有的猶水幕,仿佛進入了一個水的萬花筒。再往上走,到了海拔2800米的地方,則是半年積雪,雪積最厚時可達一兩米之深的雪峰線。由此登山至頂,雖然尚有距離,但卻是天際豁然開朗,藍天白雲,大雪峰巍然屹立,雄偉壯觀。回首往後望,與之遙遙相對,的是海拔稍低於大雪峰的南山峰,其山形如象頭,象耳、象鼻都好似精工雕作、栩栩如生。

靈鷲山的寺廟,從山腳下一直到海拔兩千米以下,沿途都有分布,比較集中的在海拔一千六百米左右的燃燈坪。這裏集中了靈鷲山寺廟建築的精華,有太清宮、上清寺、毗羅殿、永興寺、天師洞等等,其中以靈霄殿最為突出,也是山上的主殿。

靈霄殿坐北朝南,共有建築39棟建築,建築麵積6868平方米。占地麵積約38000多平方米。建築對稱布局,中軸線上為七級階地,由下而上依次建有鍾鼓樓、娘娘殿、觀音殿、燃燈古佛殿、靈霄殿等,建築規模不小。據稱,沒有被破壞之前,山上還建有龍虎殿、碑亭、聖文母殿,同時還有配房。現在以靈霄殿為主殿的建築,都是仁義縣後來為開發旅遊而重新修建的。雖然采用了修舊如舊的工藝,但總體感覺始終沒有那種古建築的韻味。

由於一行人並不是急於趕山的人,所以緊走慢走,用了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才從山門走到燃燈坪。沿途市旅遊局安排的導遊小姐樊麗花給他們講解著,使他一路也不覺得無聊,特別是天天和樊麗花時不時開開玩笑,胥忖朱沒有想到自己的市委書記身份,和樊麗花開著玩笑:“你是不是樊梨花的妹妹喲?如果你是樊梨花的妹妹,那你的輩份可就高嘍!我們可能叫你老祖祖都更還把你叫小了啊!”

導遊嘛!不管是年輕的還是年長的,都是能夠開得起玩笑的,也不會刻意去想對方的身份。因為在她們的眼裏,再大的領導也都就是自己引領的遊客。所以樊麗花就對胥忖朱說:“那你可就是我的重孫孫的重孫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