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
管理縱橫
作者:劉複明
【摘要】通過剖析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製度、人員和賬目方麵發掘原因,推動管理體製改革,強化固定資產管理意識,進一步完善日常管理和財務製度,充分發揮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效益,降低運行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存在問題對策
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是維係國家政權運轉,開展各項事業的物質基礎,是保證單位正常開展活動的必要條件,也是反映單位經濟實力、規模大小和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固定資產的管理也是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科學有效的管好固定資產,保證其安全完整和良好的使用狀態,對促進各項事業的發展意義重大。
一、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製度不健全,資產管理責任不明確。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大多是由國家財政投資建設而成,對於非經營性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也不需要進行成本核算,固定資產從購置到報廢處置會計帳務處理較少,導致日常財務管理中很多單位負責人對固定資產管理重視程度不夠,疏於日常管理,固定資產管理沒有統一部門、多頭管理,財務部門管總帳、管金額,總務部門管房屋、家具,技術部門管設備、儀器,各部門互相依賴又互相牽製,固定資產明細賬或管理卡片不健全或者缺失。
(二)管理固定資產人員互相混崗,一人多職或固定資產管理人員更換頻繁。很多單位違背財務管理原則,帳、物管理由同一個人承擔,缺乏監督製約機製。固定資產管理人員更換過於頻繁,交接手續不完善,工作銜接性差,不能保持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連續性,導致固定資產購入沒入賬,或者遲延入賬時間,借出的固定資產沒有手續,未到報廢時間的固定資產報廢出賬,甚至在人員更換過程中,一些體積小價值高的固定資產不知去向或隨便帶走,如數碼相機、攝像機、手機、筆記本電腦等,造成固定資產在無形中流失。
(三)固定資產帳目不完善,核算不正確,帳實不符,反映不出固定資產真實價值,沒有發揮管理作用。固定資產帳目的完善和核算,直接關係到資產保值增值和安全完整。固定資產管理在財務會計賬目的不規範表現在多方麵,如:調撥、捐贈及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不在賬麵上反映;對於固定資產改擴建部分,符合固定資產條件的沒有按照規定計入固定資產價值;有些單位在專項工程中購置設備等固定資產在工程專帳中列支,項目結束後沒將固定資產移交單位管理和使用,而是放在帳外用於經營和租賃,把取得的收入用於職工福利或其他支出,形成帳外帳等。
二、固定資產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我國現階段的行政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思想主要是建立有利於資源優化配置、有利於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符合行政事業單位自身特點和發展規律的管理體製和運行機製,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協調發展,固定資產的劃轉和管理正是為了這一目的服務的,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呈現複雜多變的特點尤其突出,增加了固定資產管理的難度。
(二)我國預算會計製度對於資產的核算主要是采取收付實現製,對於固定資產的使用,不計成本也不提取折舊,經過一段時間後,賬麵數字和固定資產的真實價值就相差較大了,尤其是一些使用時期較長的房產,如房屋,隨著經濟的發展,城鎮中的房產基本上高於賬麵原值,而交通工具等使用期限較短或折損率較大的固定資產實際價值大多小於賬麵值,這種由於會計製度的不完善造成的固定資產管理的混亂和矛盾是直接原因。